電腦版
返回

搜尋 繁體

人民的主張:1789~1814法國革命史

作者 : 米涅

《人民的主張:1789~1814法國革命史》作者是米涅。《人民的主張:1789-1814法國革命史》寫於1823年,距法國革命時代的結束不到10年,是後世瞭解法國大革命最有價值的參考資料。作者以較近的距離、嚴謹的態度、豐富的史實和新穎的觀點敘述了法國大革命、熱月政變、督政府時期、執政府時期和第一帝國這一重大歷史程序。《人民的主張:1789-1814法國革命史》成為研究1789年至1814年法國這段歷史的一部世界名著。米涅在書中用階級鬥爭觀點分析了法國革命這一歷史鉅變,明確指出革命是不可避免的結論。他頌揚法國革命摧毀了舊社會,指出波旁王朝重新統治法國是歷史的倒退。這部書為米涅贏得了巨大的聲譽。

最近更新 2020-04-14

王權的覆滅:1640~1649英國革命史

作者 : 基佐

《王權的覆滅:1640~1649英國革命史》作者是基佐。本書敘述了1640年開始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回顧了查理一世即位後的反動統治,新興資產階級的興起,資產階級與新貴族結成聯盟的過程;主要敘述了革命的起因、國會內的鬥爭、第一次內戰、克倫威爾的崛起、軍隊內部的衝突、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等重大事件。1640~1649,短短九年為何會發生如此劇烈的改變?本書會給你一個答案。

最近更新 2020-04-14

中國歷史的側面

作者 : 馬勇

《中國歷史的側面》作者是馬勇。《中國歷史的側面》由馬勇所著,假如九年立憲按部就班,假如宋教仁能夠多活十年,中國的歷史又該怎樣發展當年的統治集團大清皇族如今過著怎樣的生活?清末的司法改革是否是中國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晚清政府是如何管理媒體的?慈禧太后、袁世凱以及民國四公子的真實一面又是怎樣對比如今火熱的鬥劇,真實的後宮又是怎樣的一面?到底該如何重新解讀鴉片戰爭中的不平等條約,又該如何理性看待中日關係馬勇教授將穿越歷史時空,為我們講述中國近代史上那些不一樣的人和事。

最近更新 2020-04-14

中國歷史的側面Ⅱ:近代史疑案的另類觀察

作者 : 馮學榮

《中國歷史的側面Ⅱ:近代史疑案的另類觀察》作者是馮學榮。中國近代史是複雜和精彩的,有時又是顛覆的,這裡的講述,與我們記憶裡的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絕非一般歷史書上的忠奸兩列、黑白分明。作者挖掘出了諸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讓那些我們曾經熟悉的故事再次擁有震撼人心的溫度與力量。本書不僅彰顯了歷史巨大的魅力和誘惑力,對於讀者更有激發思考、助力當今的實際意義。

最近更新 2020-04-14

中國歷史的側面Ⅲ:歷史的縫隙與灰燼

作者 : 《看歷史》雜誌 主編

《中國歷史的側面Ⅲ:歷史的縫隙與灰燼》作者是《看歷史》雜誌 主編。《中國歷史的側面Ⅲ:歷史的縫隙與灰燼》以中國古代歷史名人與事件的解讀為主,所選人物和事件多為歷史熱點與大眾關注的興趣點。全書分為五個小版塊,分別為人物觀察、疑案迷蹤、戒石鑑鏡、舊聞新說、重回現場;作者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礎上往往會發表一些新觀點,以此讓讀者有新感受、新啟發。可以說這本書集歷史的趣味性、故事性和知識性於一體。

最近更新 2020-04-14

城牆之外

作者 : 定宜莊

《城牆之外》作者是定宜莊。北京的城郊與北京城息息相關,既是城市的延伸,又是城市的邊緣,是北京城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走訪了劉子揚、關俊民、張強等世代居住於北京城郊的人物,運用口述史料與文獻考證相結合的方法,將他們與城市的聯絡、北京城郊與北京城的關係一一加以呈現,立足於城市史的角度,將京郊與京城的發展、變遷及相互作用關係,全景式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最近更新 2020-04-14

傳統節日的奧妙:我們怎樣過節

作者 : 李漢秋

《傳統節日的奧妙:我們怎樣過節》作者是李漢秋。《傳統節日的奧妙:我們怎樣過節》是一部專門為大眾讀者編寫的介紹中國傳統節日的讀本,按照冬、春、夏、秋四個季節的時間順序編排,依次講述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華母親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中華教師節和重陽節九個節日的禮俗,回顧了中國傳統節日的產生原因與衍變歷程,並結合俗諺、民謠等材料將傳統節日的現狀呈現出來,展示了全國各地人民在新時代對傳統節日的慶祝方式。尤其注重近代以來傳統節日在人們心中的映照,深入挖掘了各節日的文化內涵及豐富的理想因素,最後迴歸對生命本身的體悟,啟迪心智。

最近更新 2020-04-14

德意志帝國:一段尋找自我的國家歷史,1848—1918

作者 : 米夏埃爾· 施蒂默爾

《德意志帝國:一段尋找自我的國家歷史,1848—1918》作者是米夏埃爾· 施蒂默爾。我們所知的德國其實是一個年輕的歐洲國家。在漫長的歐洲歷史中,存在於這片土地上的是一些鬆散聚合起來的日耳曼邦國。1848年歐洲大革命過後,普魯士王國開啟了統一德意志的程序,此時著名的鐵血宰相奧托馮俾斯麥也登上了政治舞臺。幾場遊刃有餘的戰爭,淋漓盡致地彰顯了俾斯麥的政治藝術,也在1871年帶來了真正意義上的德國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在它48年的歷史中,締造了工業化、現代化的奇蹟。1902年諾貝爾獎剛剛頒了兩屆,德國就成為世界首個聚齊了物理、化學、醫學和文學四獎的國家,彰顯了強大的國力。極速崛起的德意志打破了傳統的歐洲均勢,成了決定歐洲政局的新力量。可惜的是,它最終沒能決定歐洲的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戰很大程度上由德意志帝國挑起,並且導致了帝國本身的覆亡。1919年巴黎和會上,德國領土被分解,並被課以不可能還清的戰爭賠款。但是,這些瘋狂的復仇者們很快發現,歐洲沒有德國不行

最近更新 2020-04-14

歷史的溫度2:細節裡的故事、彷徨和信念

作者 : 張瑋

《歷史的溫度2:細節裡的故事、彷徨和信念》作者是張瑋。尼古拉特斯拉,到底是神還是人?抗戰期間,整個國家只剩兩架轟炸機了,為什麼還是要轟炸日本?真實的潛伏,究竟是什麼樣?史書上的一段話、一個名字,甚至一張圖,在張瑋的筆下,呈現出一張張意想不到的面孔。歷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份和數字,而是一個個有溫度的故事,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真實的人。是人,就有正反面,就有優缺點。張瑋儘可能地用辯證的眼光,結合當時客觀的環境,設身處地去看待那些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而不是先入為主地帶入立場,或者用上帝視角來評判一件事或一個人。看起來枯燥的歷史,其實活色生香,帶著故事,帶著血肉,帶著彷徨,帶著信念。歷史,有真實的溫度。

最近更新 2020-04-14

這個歷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世界史

作者 : 袁騰飛

《這個歷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世界史》作者是袁騰飛。在《這個歷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世界史》中,他感情滾燙,以生脆而兇猛的語言,俏皮生動地講述了世界史,給千萬讀者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世界史大普及。讓你一本看完便通曉世界史精華。

最近更新 2020-04-14

其實我們一直活在春秋戰國

作者 : 龍鎮

《其實我們一直活在春秋戰國》作者是龍鎮。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這段被後人稱之為春秋戰國的550年間,那些空前絕後的偉大人物和傳世經典井噴似的湧現:孔子述《論語》、孟子寫《孟子》、老子寫《道德經》、墨子寫《墨子》、孫子寫《孫子兵法》、鬼谷子寫《鬼谷子》、韓非寫《韓非子》百家爭鳴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石,四書五經鑄造了後世中國人的價值觀,春秋五霸開創了謀略計策的典範,戰國七雄構建了現今中國版圖的框架。如今2000多年過去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一直沒有走出過那個時代聖人先賢們的思想邊界,我們今天的生活習慣也與春秋戰國絲絲相扣:見面點頭打招呼,是周禮作揖的簡化;端午節吃的粽子,戰國的時候就已經包好;指導今日中國農耕安排的農曆節氣,同樣始於春秋戰國;甚至我們的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也來自於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翻開《其實我們一直活在春秋戰國》,檢視中國人思維方式的源頭,時不時茅塞頓開,時不時眼前一亮。

最近更新 2020-04-14

其實我們一直活在春秋戰國2

作者 : 龍鎮

《其實我們一直活在春秋戰國2》作者是龍鎮。在春秋中期的這七十多年間,列國之間的政治鬥爭越來越激烈:東晉南楚歷經變法圖強迅速崛起,形成抵角之勢。但在他們的周圍,是搖擺不定的鄭、作壁上觀的魯、虎視眈眈的齊秦以及隨時準備見風使舵的各個小國。晉楚兩國時而爭鬥,時而會盟,需要小心翼翼才能維持來之不易的霸主地位。另一方面,諸侯國內部的矛盾也逐漸尖銳起來。晉文公重耳去世之後為子孫留下的最強智囊團不僅使晉國的霸業延續了一百多年,也為後來晉國的分裂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諸侯的權威不斷受到新興貴族們的挑戰,楚有若敖氏反叛,晉有三郤亂政一幕幕好戲高潮迭起,看超級大國們如何解決問題,一步步化解內憂外患,腹背受敵的困境!

最近更新 2020-04-14

其實我們一直活在春秋戰國3

作者 : 龍鎮

《其實我們一直活在春秋戰國3》作者是龍鎮。從公元前573年前541年,整個中原大地的割據鬥爭由明轉暗,進入僵持階段。從晉悼公到晉平公,晉國的霸業逐漸日薄西山,但仍牢牢控制著中原霸權。與此同時,老冤家楚國也不甘示弱,四處出擊擾亂晉國的戰略佈局。而在晉楚爭霸賽的外圍,秦國作壁上觀,韜光養晦;鄭國首鼠兩端,隨風擺柳;魯國強作鎮定,委曲求全;齊國暗潮湧動,躍躍欲試;宋國穿針引線,意圖止息停戰;另有蠻荒之地的吳國異軍突起,暗暗覬覦中原大地比起國際間暗潮洶湧的混戰,各國內部也同樣鬥得頭破血流:公室的權威進一步受到卿大夫們的挑戰,原有的階級蕩然無存;晉國眾卿爾虞我詐,齊國崔杼、慶封為亂,魯國三桓互相擠壓,衛國君臣反目成仇

最近更新 2020-04-14

其實我們一直活在春秋戰國4

作者 : 龍鎮

《其實我們一直活在春秋戰國4》作者是龍鎮。春秋末年,晉楚長達百年的爭霸戰,終於落下帷幕。晉國逐漸沒落,並出現了分裂的前兆;而曾經不可一世的楚國,面對先後崛起的吳越,也顯示出了無力迴天的疲態。另一方面,《其實我們一直活在春秋戰國4》還會告訴你:孔子帶著弟子周遊列國,將儒家的教義學說傳播開來;孫武寫下《孫子兵法》,成為冷兵器時代最高的戰爭寶典:聖人先賢們的言行思想為後世留下了比帝王將相封疆拓土更為寶貴的精神遺產。至此,春秋的車輪滾滾而過,一個更為繁榮也更為紛亂的戰國時代即將登上歷史舞臺

最近更新 2020-04-14

三國全史

作者 : 南門太守

《三國全史》作者是南門太守。三國,一個英雄輩出,烽火連天,刀兵四起的時代。三國,一個智計並出,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的時代。魯迅曾說,中國是一個有三國氣的民族,一直以來,受文藝作品《三國演義》、電視劇《三國》以及易中天《品三國》的影響,人們對三國所發生的事都似乎早有定論,但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有沒有被誤讀誤解?南門大守耗費20多年時間遍查史籍、分析史實,親歷數十處三國古遺蹟,用正史的筆觸、全史的概念,數易其稿,撰寫了皇皇鉅作,為讀者講述三國的歷史真相!真相往往會顛覆觀念,超出想象!讓人大跌眼鏡!比如,人們素以為關羽溫酒斬華雄,其實歷史並非如此,華雄是被孫堅斬於陽人!比如,人們一定以為赤壁之戰是一場規模宏大的戰役,但是歷史真相併不如此,它只是一場小小的遭遇戰!

最近更新 2020-04-14

劍橋德國史

作者 : 瑪麗·富布盧克

《劍橋德國史》作者是瑪麗·富布盧克。瑪麗富布盧克,曾在劍橋大學、哈佛大學學習,倫敦大學學院德國史教授,曾任德國曆史學會會長,倫敦大學學院歐洲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學院副院長。富布盧克在歐洲史比較研究和德國曆史研究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主要著作有:《虔信與政治:英國、符騰堡和普魯士的宗教與專制主義的崛起》(1983年)、《德國史(1918-2000):分裂的國家》(2002年)、《對專政的解析:東德內幕(1949-1989)》(1995年)、《大屠殺後的德意志民族認同》(1999年)、《史學理論》(2002年)《人民的國家:從希特勒到昂納克的東部德國社會》(2005年)《小城奧斯維辛:一般的納粹分子與大屠殺》(2015年)。

最近更新 2020-04-14

尾頁

輸入頁數

(第7/8頁)當前16條/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