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6-08-21 19:45:59

正文第十八補續三:

抗戰結束後的1947年,顧頡剛的弟子楊向奎在《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一書的序言中首次提出了“三重證據法”。

他寫到:“文獻不足則取決於考古材料,再不足則取決於民族學方面的研究。過去中國古代史講雙重證據,即文獻與考古相結合,即文獻與考古相結合。鑑於中國各民族社會發展之不平衡,民族學的材料,更可以補文獻、考古之不足。所以古史研究中的三重證據法代替了過去的雙重證。”

而所謂“四重證據法”,則是在三重證據法的基礎上,將考古發掘的文獻(如古本《道德經》)和帶有文字的文物(如可有銘文的青銅器)同無文字的實物(如無文字的陶器、金屬器皿)以及影象(如畫像)相區分,進一步做了細分化和具體方法上的創新,並結合了國際上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理念。

日期:2016-08-21 20:02:18

本節介紹的主要是方法論,在下寫得比較累,也看不到網友們的反應,好孤單好憂桑啊

但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好的方法論,妄圖得到比較合理的論證,那無疑是緣木求魚,所以筆者還是要堅持把方法論的部分專門講完。

眼睛有點累,休息一下再繼續

日期:2016-08-21 21:55:40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