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今人不應以恐懼和厭惡的眼光來看待古人的儀式,這些儀式對於古人而言,是鄭重而莊嚴的,所有的儀式都源自自古流傳的神聖傳統。

透過之前對楚國祭祀儀式的推演,相信大家已經可以想象得到,當屈原面對祠堂中的畫像時,是怎樣的感受和心情。

屈原是戰國末期時人,他所記錄的女媧,應該是反應著戰國時代或者更早的春秋時代人們對於女媧的普遍看法。可惜的是,《天問》中涉及女媧的僅有寥寥數語,讓人完全無法得知在屈原心中儲存的女媧故事究竟如何。

在比較早期的研究中,學者們認為透過《天問》中只提到女媧而沒有提到伏羲的情況分析,說明戰國時人不認為二者有關係。但是隨著長沙子丨彈丨庫楚帛書的解讀,人們已經得知在戰國時代女媧和伏羲很可能已經被視作夫妻了。

那麼,女媧和伏羲一直都被人視作夫妻麼?

我們再來看看《山海經.大荒西經》中的記載。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內,學界普遍認為《山海經》也同樣屬於戰國時代作品,但有學者透過對《山海經》中所記錄的四方(東、南、西、北)及四方風同殷商甲骨卜辭中所記載的四方和四方風的對比,提出《山海經》很可能是反應了商代的記錄(請參見胡厚宣《釋殷代求年於四方和四方風的祭祀》,另可見清代學者孫詒讓的《校山海經》)。

如果這一結論成立,那麼,《山海經.大荒西經》中所記載的“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就很可能是商代後期甚至更早時代就流傳的女媧神話,其必然也更接近於上古神話的原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