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這段關於女媧補天神話的完整敘述中,我們看出,女媧是獨自一人完成了拯救和重塑世界的重任,而且中間沒有經歷過任何失敗和反覆。

如果把這段記載同著名的大禹治水傳說相比,很明顯可以看出,對於女媧治水的過程表述比較簡單,遠沒有大禹治水中那麼多複雜的情節(大禹的父親鯀治水失敗而被處死或流放,大禹接替父親,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小腿上沒有毛之類)。

換言之,女媧在這裡的形象更加接近於“神”而不是“人”。

這樣,《淮南子》就為我們追溯了一位女神的形象。

儘管《淮南子》成書於漢代,但其所記述的內容則表現出一個更為久遠的時代對於女性的看法和認知。

在對女媧神力的認知中,我們可以看出她是比“人王”大禹更為有威力的角色,也更加接近於一個“女神”或者不如說是“女巫”的形象(煉石補天、斬斷鰲足、殺黑龍等)。

透過對比,我們可以很容易的看到,之前所列的戰國以前文獻《山海經》、《楚辭》中都只有對女媧的隻言片語,而漢代的《淮南子》中的這段神奇而完整的記載,究竟是出於漢代道家的附會演繹呢?還是包涵著上古社會真實的文化資訊呢?

日期:2016-08-14 14:53:12

正文第十補續一: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學界長期認為女媧的形象在戰國之前只是模糊的出現在《山海經》與《楚辭》當中,而最早詳細記述女媧治水事蹟的,便是《淮南子. 覽冥訓》;至於著名的女媧造人事蹟,則見於東漢應邵的《風俗通義》,出現的年代更為晚近。因此很多當代神話研究者認為,女媧神話,肇始於戰國術士的演繹,而發達於漢代讖緯之學發達之後,總之大部分都是後人的附會,而非記錄了真實的上古歷史資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