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輯四 思路 第12節 一本書的背後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數字是能洩露秘密的。譬如說,在人口八千萬的德國有兩千一百零九家出版社(包括前東德的一百三十七家)。中國大陸有五百六十四家,臺灣登記著五千多家,其中一年出版十本書以上的其實是五百六十五家。

1996年,德國出版了新書共七萬種,相近於中國大陸的六萬三千種和臺灣的兩萬種。

德國有四千六百七十家書店,1996年總營業額是九十六億美元,相近於中國大陸的七十億美元和臺灣的三十二億美元。

把小說和詩製成錄音帶或CD的有聲書,德國人放在汽車裡,一開車就聽一段。每年有三千萬美元的有聲書售出。

一家四口的家庭平均每月淨得工資是三千美元,其中三十七元花在書報上。男性中有47%的人在過去的一年中買過書,女性卻有56%。在工資較高的西德,一百個人中有二十二個人願意買一本價值超過二十美元的書,在東德,卻只有十三個人願意付這樣的高價。

德國的作家和臺灣作家一樣,靠寫作是不能謀生的。詩人出版詩集一般只印個五百冊、一千冊。散文和小說初版通常是五千冊;能賣到一萬冊的書,就可以稱得上是“暢銷”書了。

數字勾勒出一個輪廓,但是無法表現一個社會的實質。我的朋友克勞斯花了三年的時間寫成了一部託瑪斯·曼傳記。在最後定稿之前,出版社的責任編輯和他“閉關”到一個旅館中,七天七夜地重新閱稿。編輯本身是個專業的文學研究者,對作者的內容取捨、文字風格、章節編排等等提出全面批評,與作者推敲討論,最後才算定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