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章 經說 五五 清代的經學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清代思潮的變遷可分三期:

(一)啟蒙期。特點是對於明末理學的反動,主張匡救時艱的實學,但仍不完全擺脫理學的窠臼,尤其是都以為必須通經方能救時。開創清學的大師是顧炎武,他研究當時郡國利病,對實際問題有貢獻,同時奠立了考證學的基礎。其他考證的名家有胡渭、閻若璩。重苦行實踐的有顏元、李塨;以史學為根據而注意時事研究的,有黃宗羲、萬斯同;專治天文算學,開自然科學之路的有王錫闡、梅文鼎。

(二)全盛期。特點是對理學不再攻擊,也不因襲它,又不抱通經致用的觀念,完全脫離實際而作書本上的考證,即為考證而考證,為經學而治經學(以上幾點不適用於戴震),主要人物是惠棟、戴震、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等,號稱漢學正統派。

(三)沒落期。特點是正統派趨於沒落,僅俞樾、孫詒讓等一二大師守最後壁壘,而今文派康有為等,因晚清時局動盪,乃企圖借經學為改良時政的工具,於是著《新學偽經考》,抹煞古文經傳,根據《公羊》,創“孔子託古改制”說,又著《大同書》以表現自己的理想,雖救時的志願可嘉,但其治學態度全憑主觀,對於經學本身並沒有什麼成就,所以這一派也不能發展。

在這三期中的主要學派有四個:(一)浙東學派——黃宗羲(梨洲)創立,萬斯同、毛奇齡等繼之;(二)東吳學派——創自吳江惠氏祖孫三世,即惠周惕、惠士奇、惠棟(定宇),繼之者有餘蕭客、江聲(艮廷)、錢大昕、王鳴盛等;(三)皖南學派——創自婺源江永(慎修),其弟子戴震更光大之,繼之者有胡培翬、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等;(四)常州學派——從武進莊存與開始,繼之者有劉逢祿、宋翔鳳、魏源、龔自珍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