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雖經社會動盪,朝廷更迭,書院幾被戰火摧毀,其中被兵火大面積摧毀和大規模的重建就有七次。

書院因嶽麓山而命名,嶽麓山又因書院而昌盛,千年學府由古而來;嶽麓人才因儒家理學而立足於社會,儒家理學又因嶽麓人才而得以傳揚,一代風流人物至今仍被人們稱頌。

從嶽麓書院的摧毀與重建中可以看出書院在漫長的發展中所承受的劫難和富強的人文精神,它雖經歷了千年的滄桑而始終“活著”,沒有變成一具死的“標本”,就在於千百年來書院文化的層層聚累,和在寧靜的環境中汲取書院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流傳千古的文人士子的思想精髓。

倘佯其間,彷彿又看到六百年前(如今已有855年),朱熹和張栻正為精深的太極、心性,仁等哲學問題展開激烈討論,湖湘弟子正環坐聆聽,思考“謂有寧有跡、謂無復何存”的太極之體如何奧妙;當看向康熙和乾隆分賜“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匾額時,分明這隱藏在綠雲深處的書院,競是幾千年正統儒家文化傳遞的驛站。

日期:2022-05-20 06:25:40

不一樣的曾國藩(73)

(文接上文)

第九章 初識修身改“滌生”

學貫古今嶽麓山(四)

深受書院厚重人文薰陶拓眼界

入院後,曾子城聽多位師長與同窗述說書院之故,使他印象漸為深刻:

嶽麓山有一塊著名的碑刻——麓山寺碑。其規模宏偉,碑高近3米,寬1米多,由唐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李邕撰文和書寫,黃仙鶴刻石。碑額篆書"麓山寺碑"4個大宇,碑文共1400餘字,駢散文體兼用,敘述了麓山寺自晉泰始(265-274)年間建立至唐開元(713-741)立碑時500年間的興廢修葺、歷代禪師宣揚佛法的經過,以及嶽麓山的佳麗風光。此碑文采、書法、刻工精湛獨到,稱"三絕碑"。"三絕碑"在碑刻中聲譽很高,碑字行書筆力雄健渾厚,書法大師蘇軾、米芾等都沿襲其法。元代書法大家趙孟鈄匝�:"每作大字一意擬之"。宋代的張栻明代的李東陽等都留下了詠其詩篇,對後人影響較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