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如此調整可能出問題,咱們、兩千年後能夠想到,劉邦、在當時豈能想不到?!他極有可能是有意識主動挑動,而且可能是反覆思量、內心煎熬、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結果。與其等著在中原核心區域爆發內亂,不如遷徙到邊地主動引發暴亂。

西漢初年諸侯謀反這把火,是劉邦自己點起來的。

韓王信則可能是就此下定了決心,更堂而皇之上書說:“國被邊,匈奴數入,晉陽去塞遠,請治馬邑。”這是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之身,說他的封國地處邊境、有戍邊之責,匈奴經常侵擾、國都距離邊境太遠、不利防禦,請求遷至漢匈邊境的馬邑。

劉邦可能沒有意識到有問題,還沉浸在順利遷移韓王信封國的喜悅之中,輕鬆同意。人在高興的時候最好是全身心高興,不宜做任何決定。

大約半年之後的漢六年九月,韓王信在馬邑被匈奴保衛,劉邦發兵相救。韓王信一邊多次派出使節向匈奴求和,一邊反覆糊弄劉邦的使節。

劉邦寫信責備說:“專死不勇,專生不任,寇攻馬邑,君王力不足以堅守乎?安危豐亡之地,此二者朕所以責於君王。”這實在有點逼對方造反的意思。

韓王信於是公開和匈奴聯手,反過來進攻西漢。

漢初諸王都有戰爭年代沿襲而來的核心軍事力量,且當時兵民一體、有民就有兵,韓王信的軍事力量可能還不算小,西漢北部就此進入戰爭狀態,一直打了5年。如果是在中原,那就很容易成為全面內戰。站在西漢一邊看,劉邦最初的選擇是正確的,甚至堪稱英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