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周公雖然勝利了,但不得專享功勞卻被歷代周天子和整個周王族牢記在心、代代相傳、竭力避免。

顯然,周公姬旦大分封的根據是功勞,之後實行嫡長子繼承製才是以血緣為根據。但嫡長子繼承製太突出、太制度化了,導致後世普遍誤解,誤以為大分封是根據嫡長子繼承製進行的。劉邦只是其中之一。

但劉邦的誤解又有限。他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在複雜政治實踐中、從最底層登上皇位的領袖,雖然相信了根據血緣封建、依靠劉氏諸王才能穩定新生政權,但又本能地意識到了其中的不合理。他分封劉氏諸侯王的第一道詔書,就只是一次公開試探,說齊地自古就是諸侯國,西漢建立後改為郡縣了,現在看還是和荊楚一般改為諸侯國合適。然後他提名劉賈,話是這樣說的:“將軍劉賈有功,及擇子弟可以為王者”(《漢書•劉賈傳》)。這能說是提名,也能說不是提名,是讓大家看合適不合適,其餘的更讓大家提。

劉賈,說是劉邦的遠方堂兄弟。在劉氏諸將中此人應該是戰功最多的,但放在諸將中應該還輪不到封王。這應該才是劉邦提名的原因,表面還是堅持以功勞為根據——當皇帝的不能先壞了規矩,但又是以此人探路,看看大家能不能接受以血緣為根據分封劉氏,看看大家給不給他這個面子。萬一大家不捧場,劉賈總還是有戰功的,還有迴旋餘地。如果當真是理直氣壯以血緣封王,那就應該首先賜封他的弟弟劉交、他的長子劉肥,不應該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劉賈。他原本有意以老粗形象示人,說說笑笑、罵罵咧咧就把事情辦了,韓信事件之後不得不細心一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