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到了20世紀八十年代初,海峽兩岸的堅冰打破了,可以相互往來了,梁實秋二女兒文薔回北京探親,替父親去看望冰心。據說梁先生帶給冰心的口信是:“我沒有變。”而冰心託梁文薔帶回來的話則是:“你告訴他,我也沒有變。”

梁實秋去世後,冰心當時已是87歲高齡的老人,由於失去老朋友,竟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連續寫了兩篇悼念文字。一篇是《悼念梁實秋先生》,發表在《人民日報》;一篇是《憶實秋》,刊登在上海《文匯報》。她說:“實秋是我一生知己,一生知己哪!”

梁實秋一生中還有一位好友,就是他的同窗聞一多。

聞一多是1912年進入清華園的,而梁實秋於1915年方考入清華學校,足足晚了三年。但聞一多在一年級時因為英語課不及格留級一年,後參加學潮又被留一年,所以實際上同梁實秋只差了一個年級。1920年,酷愛文學的梁實秋與同班學友一起,發起組織了一個“小說研究社”。翌年,改名為清華文學社,聞一多等多人加入,由聞一多任書記,梁實秋任幹事。從此,梁實秋與聞一多即結為超乎尋常的親密朋友。

對於新詩,梁實秋與聞一多有相同的立場和觀點。他們認為,既然是詩,就得有“詩的藝術、詩的想象、詩的情感”。在詩歌王國中,寧可多一點貴族精神,也萬不可提倡什麼“平民風格”。他們欣賞、推崇的是郭沫若的《女神》,對胡適的《嘗試集》、康白情的《草兒》、俞平伯的《冬夜》等表示批判。此後,二人在梁實秋的父親梁鹹支助下合力出版了《冬夜草兒評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