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梁漱溟始終把毛澤東當作朋友。1972年12月26日毛澤東生日,梁漱溟把尚未出版的《中國——理性之國》手抄書稿送到中南海作為賀毛澤東的生日壽禮。94歲的梁漱溟在追憶當年那場論爭時檢點自己說:“當時是我的態度不好,講話不分場合,使他很為難,我更不應該傷了他的感情,這是我的不對。他的話有些與事實不太相合,正像我的發言也有與事實不符之處,這些都是難免的,可理解的,沒有什麼。他們故去十年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這兒的“他們”顯然包括周恩來。

周恩來曾說過樑漱溟想“升官發財”、“一貫反動”,梁漱溟並不介意。他認為周的“人品很高”,自己“不會因為發生一件事情而改變對周的認識”。

“文革”中,他對批判者說:“給我貼大字報,自是應有之舉……責斥我駁斥我,全是理所當然。這種駁斥、責斥與其少不如多,與其輕不如重,如果平淡輕鬆,則不帶勁,那倒不好。”

梁漱溟對梁啟超向來敬重,然在紀念梁啟超一文中不獨表彰他的功德,還評判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梁又與熊十力交誼亦深,但在追憶熊的文章中亦“指摘”其著述有粗疏和錯失。梁認為“學術天下之公器,忠於學術即吾所以忠於先生”。以為只有此舉才不負40年的交誼。

94歲時,有人問梁漱溟對近幾十年中所受苦難的感想,他的回答是:“行雲流水,不足掛齒。”梁漱溟說:“‘文化大革命’是突如其來的,很突然,思想上沒有準備。物質上受了點損失,也不是我一家一戶,全中國的千家萬戶都受到騷擾。我的女人吃了苦頭,我還好,活了下來,歷劫嘛!所有的字畫、簡牘、圖書都燒燬了。這些都是身外之物,沒有什麼。不過,思想是銷燬不了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