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齊國在其南邊,造有長城,秦、趙、燕三國,亦在北邊造有長城。後來秦始皇把他連線起來,就是俗話所稱為萬里長城的。此時南方的淮夷,北方的匈奴,都是小部落。

到漢朝,匈奴強大了,入塞的動輒千騎萬騎,斷非長城所能御;而前後兩呼韓邪以後,匈奴又賓服了;所以終兩漢四百年,不聞修造長城。魏晉時,北方喪亂,自然講不到什麼遠大的防禦規模。拓跋魏時,則於北邊設六鎮,藉兵力以為防衛,亦沒有修造長城的必要,(二)然至其末年,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隋代遂屢有修築。此為修造長城的第二時期。隋末,突厥強大了,又非長城所能御。

後來的回紇、契丹亦然。所以唐朝又無修築長城之事。(三)契丹亡後,北方的遊牧部族,不能統一,又成小小打搶的局面。

所以金朝又要修造一道邊牆,從靜州起,迤邐東北行,達女真舊地。此為修造長城的第三時期。元朝自然無庸修造長城。

(四)明時,既未能將蒙古征服,而蒙古一時亦不能統一。從元朝的汗統斷絕以後,至達延汗興起以前,蒙古對中國,並無侵犯,而只有盜塞的性質,所以明朝又修長城,以為防衛。

現代的長城,大概是明朝遺留下來的。總而言之,小小的寇盜,屯兵防之,未免勞費,無以防之又不可。

造長城,實在是最經濟的方法。從前讀史的人,有的稱秦始皇造長城,能立萬世夷夏之防,固然是夢話。有的議論他勞民傷財,也是胡說的。晁錯說秦朝北攻胡貉,置塞河上,只是指秦始皇時使蒙恬新闢之土。至於其餘的長城,因戰國時秦、趙、燕三國之舊,繕修起來的,卻並沒有費什麼工力。所以能在短時間之內,即行成功。不然,秦始皇再暴虐,也無法於短時間之內,造成延袤萬餘里的長城的。漢代的人,攻擊秦朝暴虐的很多,未免言過其實,然亦很少提及長城的,就是一個證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