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11-30 20:10:09

我們將四肢的血管和四肢經絡的走行相對比,也不難發現在膝肘以下幾乎完全相符的。如肺經和大腸經與橈動靜脈;心經和小腸經與尺動靜脈;心包經和三焦經與骨間動靜脈;胃經和脾經與脛前動靜脈;膀胱經和腎經與脛後動靜脈;膽經和肝經與腓動靜脈是比較相符的。而且古人很可能發現了動靜脈的不同,所以將它們以陰陽相區分,並分別以陰陽面的體表投影來描述它們的走行。如果有人問如何將動靜脈分陰陽,現代幾乎所有的中醫都會將動脈化入陽,靜脈歸為陰。但在古代卻沒有定論,三條手陰經是流向手的,所以應該是動脈,而三條足陰經則是由足流出的,所以是靜脈。這說明古人雖然發現血液流向的不同,但還沒有完全領悟這一現象的作用和原理。

需要指出的是在《靈樞•經脈》中各經絡的名字仍然是脈,例如:肺手太陰之脈等,而經絡一詞本身就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在每一正經的後面,都要有是動和所生病的記載,這和《陰陽》的記載同出一轍,在《醫史篇》中提到過:過去對是動的解釋是經病(即經絡本身的病變);所生病的解釋是腑病,雖然有點牽強,但也沒有更好的解釋。但隨著《陰陽》的出土,這種解釋就明顯說不通了,至少,在那個年代,經絡還沒有和臟腑相配屬。如果與當時的經絡可能是血管相聯絡,我們不難得出是動不過是在診這些血管的搏動罷了的結論。而且這也正是中醫脈診的由來,由於古人發現每個臟腑都有經絡(血管)的出入,所以認為診察這些經絡體表的搏動可以知道臟腑的病變,從而進一步簡化,最終形成寸口脈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