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人才的凋零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思維的禁錮,中醫之所以能夠領先世界醫學界千餘年,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醫的發展史是不斷創新的歷史,中醫理論教導我們要學會變通。在歐洲黑暗的一千年間,他們的醫療活動被教會所壟斷,教士們所謂的治療活動大致過程是:無論面對什麼樣的病人都只給一種據說是蓋倫發明的、能包治百病的藥丸,然後在一邊進行祈禱。與此同時中醫則不斷地在修正自己,新的理論不斷地提出;新的藥物不斷地發現;新的治療手段不斷地發明。但在近七十年間,可以說中醫沒有任何像樣的新理論提出,而與此相對應的則是西醫理論的日新月異。大家知道新東西越多,生命力就越強,沒有新理論的提出,中醫則何談振興?更令人遺憾的是,近些年不但沒有新理論提出,而且連過去中醫已經更正了的理論也被再次錯改了回來,並用幾近荒唐的理由加以解釋。例如前一篇講到的“腦主神明”的問題,雖然《內經》的作者未必是認為心主思維意識活動,李時珍、王清任曾指出腦主思維意識活動,但現代的中醫們則必須認為是心主思維意識活動,否則便被稱為“西化”,被扣上不是純種中醫的帽子(李時珍、王清任大概就是西學中班畢業的),難怪在某些不明真相的人眼中中醫就是巫術的代名詞!

總之和七十年前相比,中醫的執業地點、從業人員和所治病種都在減少,其影響更無法和過去相比。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情況的呢?簡單的說無非是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兩個,主觀因素要做自我檢查、自我批判,對講究面子的中國人來說是困難的,而客觀因素則可以推卸責任、發發牢騷,說起來就容易多了,所以還是先講講客觀因素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