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06-12 19:44:54

認識中醫之現實篇

上一篇講了中醫的歷史,和中國其他傳統文化一樣,歷史是輝煌的,但說到現實則是悲涼的。七十年前中醫憑藉自己的實力打敗了西醫,取得了繼續生存的機會,但是到了七十年後的今天,如果中醫再次面臨類似的危機,恐怕沒有哪個中醫師敢直面這樣的挑戰,那麼中醫的現狀又是怎樣的呢?

答案恐怕是令人失望的。和同事閒聊時曾經提及中醫還有多少年壽命,普遍認為如果維持現狀,應該不會超過五十年。所以同事的適齡子女中學習中醫的幾乎是鳳毛麟角,這和中醫前輩們普遍培養後代子承父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讀到此,或許有人會說“你也太危言聳聽了吧!”好,下面就來看看中醫的現狀和這種情況又是如何造成的。

中醫的現狀

首先,要說的是中醫的執業機構,和七十年前中醫的行醫地點有什麼樣的改變呢?平心而論,中醫的醫療環境還是有所改善的,看看現代在大中城市中的中醫醫院,從裝置到環境上都和七十年前的中醫醫館有天壤之別。這足見在新中國成立後,中醫還是有發展的。但當我們深入研究後,卻發現在繁華的表面下卻存在著巨大的危機。許多中醫的醫療機構都面臨著困境,各地只有少數條件好的醫院還能自負盈虧,許多中醫機構只能為生計而苦苦支撐,不少在商品市場競爭中敗下陣的中醫醫院只能面臨關、停、並、轉的命運。筆者所在的直轄市,原本也只不過有四家市級中醫醫院(連市級西醫醫院數目的零頭都趕不上),其中有兩家效益還過得去,而另外兩家正在搞弱弱聯合。三家市級直屬醫院是什麼概念呢?國家規定一項國家級課題必須由三家以上省市級醫院參與,也就是說如果弱弱聯合的兩家醫院還不能改善經營狀況而導致關門大吉的話,那麼再搞中醫的課題就不得不聯合外省市的兄弟單位。下面的區縣級中醫醫院情況也差不多,在效益好的醫院行醫者也是有房有車,而效益不好的則只能靠冬天賣皮鞋、夏天賣涼蓆度日。在鄉村雖然還散在著一些中醫診所,但多是個體經營,不屬於政府撥款的、醫保報銷的醫療網路之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