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談到毛澤東在經濟方面的敗筆,就不可能迴避“大躍進”。它確實給當時的經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我無意為“大躍進”辯護。我遺憾的是,當我們不斷批評“大躍進”時,卻很少有人檢討在毛澤東逝世後由鄧小平主導的“洋冒進”及嚴重脫離實際的“十年計劃”。這是否存在著評價歷史問題時的雙重標準?毛澤東曾為“大躍進”的失誤檢討。“洋冒進”的特點是無視國家的外匯支付能力,透過大型工業專案的全套引進來迅速提高工業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由於嚴重脫離實際,缺乏科學論證,致使出現鉅額財政赤字和外債,為八十年代初可能爆發嚴重通貨膨脹埋下了種子。一些大專案不得不半途停工。值得慶幸的是,中國農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迅速成功,不僅緩解了財政狀況,而且節省了一筆進口糧食的外匯,化解了“洋冒進”對經濟的巨大沖擊。否則,中國的經濟真要被改革開放拖到“崩潰的邊緣”。“洋冒進”的另一惡果,是由於論證的草率而導致的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加劇和對地方產業結構最佳化的永久性破壞。上海就是一例。因上海遠離能源、原材料基地,兩條鐵路已緊張不堪,而上海的優勢在於一流的科研力量和勞動力隊伍。因此,上海的產業發展方向應是優質輕工業品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產業。然而,重點全套引進專案——寶山鋼鐵總廠的建設卻使上海的產業結構不可挽回地繼續走重型化的道路。當上海汽車工業佔中國市場半壁河山時,人們已經忘了它正是“洋冒進”留下的苦果。當然,這也進一步加劇了上海與其它地區的發展不平衡。如果說“大躍進”的後果已經彌補的話,那麼,“洋冒進”的影響將長期地持續下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