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說到這裡,劉總有些傷感。

“改革開放以後,最先獲益的不是那些毛的追隨者,他們還在大公無私呢。倒是那些原來被改造的投機倒把分子、官宦子弟瞅準了機會,迅速將一些國家資源據為己有,資產迅速膨脹。你看看現在G產D所代表的利益群體,畢國民D還國民D。”

“雖然人本經濟已不適於今天的現實,但這並不能成為否定昨天的理由。畢竟毛澤東建立了適合於人本經濟發展的環境,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功。對昨天的簡單否定將使今人失去了吸取其精華,並完善當前市場經濟的機會。毛澤東的經濟實踐為人類的發展道路開闢了新的思路。未來的經濟學家將會發現,毛澤東的人本經濟實踐很可能是人類經濟發展的未來狀態,畢竟它比市場經濟更好地體現了對人的尊重;當然也能更充分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譬如,中國在工業和科技基礎極其薄弱的環境下,只用十年的時間就成功地發射了人造衛星;而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在並不很差的基礎上並同時還伴隨著技術的引進,多長時間推不出一輛象樣的國產轎車?”

我馬上反駁:“那個時代連溫飽都解決不了吧?”

“改革開放就是發展消費品工業,以滿足人民的消費需求為重點。而毛時期,敵對的國際環境要求中國不得不將重工業的發展放在優先考慮的地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主要有重工業優先、輕工業優先、進口替代、出口導向、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並重等。對於象新加坡這種小國來說,出口導向是唯一選擇;中等發展中國家,如馬來西亞等,輕工業優先,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並重則為合適選擇;但對中國這種大國來說,在惡劣的國際環境下,只有優先發展重工業併兼顧進口替代的發展戰略就成了毛時代的不二選擇。除軍品工業的需要外,中國民用工業的發展也對基礎裝備工業和工業母機提出了龐大的需求;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來講,完全依賴進口根本不現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