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其實,教育的目的是將人塑造為德才兼備,服務於社會的人才,然而手段與目的的顛倒,古今中外都沒能很好地解決。哲學家福柯晚年激烈抨擊學校教育,稱學校為現代權力的“規訓機構”,可以說是一語中的。可惜他晚了幾百年,在中國,蒲松齡、吳敬梓、曹雪芹、龔自珍早就用各種文學形式反映過教育的問題,只是他不知道罷了。

明代設立科舉的本意,無非為了求得聖人之道和朝政之勢的有機結合。然而,學術與政治從來就是一對歡喜冤家,不是合縱連橫,就是勢同水火,箇中微妙,冷暖自知。

古代有一撥人不喜歡寫書,專愛註疏。你說你要有孔穎達、裴松之的水平,或者再狠點,直接像酈道元一樣把一本好端端的地理教科書《水經》搞成文學名著《水經注》也行啊,可惜大多數人都做不到。於是,歧說紛呈便成了統治者的心頭大患。

面對圖書市場這種魚龍混雜的現狀,明成祖朱棣大手一揮,成了教育部部長,發話道:“咳咳咳。樣板戲進課堂?是不行的;改用繁體字?再考慮一下;獨尊程朱?這條透過!”

自此,明朝公務員考試所用的工具書、紅寶書、真題都以程朱的註釋為綱。於是,思想統一了,讀書人再也不用到汗牛充棟的書海中瞎撞了,得位不正的朱棣安全了,皆大歡喜。

老百姓最痛恨統治者鉗制思想,統治者也總喜歡愚弄黔首,在這種此消彼長的微妙對抗中,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一路下來,歷史跌跌撞撞走了幾千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