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合陽古曾作郃陽、洽(hé)陽,解放後被國務院以生僻字地名改為合陽。洽,乃古水名,《辭源》解釋:“源出陝西合陽縣北(原合陽縣城在洽川莘裡村,隋代遷至今址),稱洽水……逕此入河也……今流已絕”,據說就是今天合陽的金水河,又叫金水溝,不過現在連溝也沒得有,徹底斷流了。《合陽縣全志》中釋“洽”:“以水合流而得名,《水經》注中解釋以水和流是自地下湧出的瀵泉之水東流注入黃河的意思。”滾滾黃河在壺口激起滔天的濁浪,以雷霆萬鈞之勢衝出龍門之後,忽然間收斂了所有的戾氣,心平氣和地鋪展出一個如詩如畫的流雲洽川。位於秦晉交界處黃河古道上洽陽,是渭水平原最東部的膏腴之地,其東緊鄰著古老的黃河要津,所以先秦之時就是一方不得消停的“熱”土:曾輾過周人艱難東進的腳印,曾活躍過大荔、義渠等與華夏頗有糾葛的諸戎;兩週之際宗周滅亡後,周幽王之子餘臣(攜王)立國於此①,形成長達十年的兩週並立局面;周室東遷,這裡逐漸傳來秦人的蕭蕭馬鳴,掃平諸戎的秦人開始思謀大河對岸,秦晉之好的束帛下藏著“子孫飲馬於河”②的野心;三家分晉後,秦魏激烈的河西之爭將戰國之勢推向白熱化。秦惠文王八年,魏獻西河之地於秦,秦置郃陽邑,上屬內史郡;再後來,韓信在這裡以木罌渡黃河,直取安邑……幾度興廢之後,熱鬧的、淒涼的,全都湮沒在河渭之中,人也好,蘆葦也罷,一歲歲枯榮,卻不停繁茂下去。即便在環境破壞嚴重的今天,這裡仍然是一處風景秀美之地:黃河溼地,萬畝蘆葦,泉水氤氳……蒼蒼蒹葭中倏地飛出一隻白鷺,竟讓人恍惚了時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