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很多人說,中國古代的很多記述都是誇張的、玄幻的,我也有同感。但凡任何一個立得住的帝王降生,不是“紅光滿室”就是“異香盈庭”,更有的折騰得大的“天降瑞雪”、“蛟龍入懷”等等等等不一而同;但凡社稷將傾國將不國,也大多會有一些妖孽橫生、天象傾頹、前代遺書、災害頻仍之類的上天示警。

我覺得,前者大多為當代史官的工作,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就像剛剛過去了幾十年的那個年代,那時的國人但凡在公開場合公開說話大多要先喊幾聲“xxx萬歲”之類的作為永遠正確的帽子。後者或為時人喻義,或為後人附會不一而足,但總感覺很多事情也不是毫無根由的。如此次新科進士和皇帝的金殿召對。不知怎麼想的,崇禎皇帝忽然問出了“君有難”這樣的一個問題。唉,若當盛世盛朝無論如何是問不到這個地步的,這已經不是在問“國事當何為”、“吏治當何清”、“寇患當何處”了,似乎皇帝也有了某種預感,隱隱地。

更無語的是,這位趙玉森趙進士“臣殉死”的答話。這樣的回答,皇帝還點頭,還欽賜翰林,後來還允許他的儀仗旗杆用半黃半紅的顏色以示榮寵。當然,這位趙玉森最終在那場天變中為國殉難,沒有食言。但此時此刻儘管局勢傾頹,也還是應該以救亡圖存力挽狂瀾為重啊。金殿之上,這對君臣一個“君有難”一個“臣殉死”,怎麼看怎麼不對勁兒。但是這也是實在話,當時的中國人講究“君憂臣辱,君辱臣死”,金殿召對不能信口胡言,皇帝的話問到那兒了,沒有可信的具體措施的情況下也只能如此回答。如果隨口瞎吹,又是進士出身,符合“以文制武”的慣例,那麼下場很有可能是當即就被派往東北或者陝西去頂缸,孤身一人帶著一幫驕兵悍將去跟皇太極李自成等人拼命,八成等不到看見“君難”那天臣就得先死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