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2-05-24 21:05:22

這時壞訊息一個接一下地傳來朱棣那裡,朝廷先是派遣得力大臣到北平任職,以監視燕府動靜;接著以防禦蒙古入寇為名,抽調燕藩部分的護衛親兵出塞鎮守開平,此舉無異於有目的地削弱燕藩的實力。其後,朝廷又增兵于山海關、並選將練兵於臨清,形成對北平的鉗制之勢。

面對朝廷的步步進逼,朱棣正處於如何應付的十字路口,他的身邊的謀士也紛紛獻策,敦促其早作決定。

這些謀士當中最著名的是一位法名“道衍”的高僧。“道衍”的俗名叫姚廣孝,由於姚廣孝這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在歷史上已經廣為人知,所以下文提到這位高僧時一律稱作姚廣孝。

日期:2012-05-24 21:53:03

姚廣孝是南方人,出家之後來到北平出任慶壽寺的主持,因為經常出入燕王府中誦經做佛事,而與朱棣相識。這人雖然出家,但並非是不理俗世事情的方外之人,而是非常關心時政的智者,他身在佛門卻遍讀諸子百家之書,融會貫通了佛儒二教之旨意,是當世學問淵博,見多識廣的高僧。朱棣正需要這樣的輔佐之才,而姚廣孝也扮演著朱棣幕僚的角色。兩人一見如故,在王府中多次關起門來就時局問題交換意見。

姚廣孝認為朝廷的削藩政策是胡作非為,故密勸朱棣起兵反抗。舉棋不定的朱棣說道:“現在民心向著朝廷,怎麼辦?”姚廣孝言出驚人地迴應:“臣只知天道,不討論民心”,意思是我早已洞悉天機,提前知道結局,即使現在起兵是違反民心的,但為了最後的勝利也應該毫不猶豫地進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