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和“五四”時期別的作家不同,早在留學日本期間,魯迅就開始和許壽裳等探討起未來中國的出路,並試圖以文藝為手段,從而達到改造思想提高國民素質的目的。雖然最後以失敗而告終,但他始終不曾放棄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和探討,再加上辛亥革命前後風雲變幻的歷史,促使他作出更深層次的思考。所以,當別人還在黑暗矇昧中摸索的時候,他已經站在時代思想的高度,披荊斬棘,開始了自己的戰鬥生涯。

1907年魯迅曾寫過一篇文章《文化偏至論》,談到立人的話題,他明確提出了“生存兩間,角逐列國”,“其首在立人”,認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最重要的就是立人,人是一個個體,魯迅非常重視這個個體。只要有無數個具有自覺意識的個體,那麼,這個社會、這個民族、這個時代就是相當好的,就是有希望的。那麼,又怎樣去做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第一步,就是從改造國民性開始。

什麼是國民性呢?百度百科解釋說:國民性,即一個國家的人民由於生存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生產方式,從而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由此產生出自己穩定的、獨特的社會經濟----政治結構形態。這種結構形態反過來又是國民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定型化,形成牢固的社會風俗、習慣傳統。兩者發福交錯影響,經歷歷史積澱,就形成為國民性。國民性包含國民的政治意識、自我意識、價值觀念、社會交往準則、最普遍的個性素質、心理特徵等。國民性是一個國家民族最主要的內在特徵。每個國家的民族特性,都有其長處和短處,它對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的發展,發生重大影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