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一八九八年,年輕的魯迅不願像別人一樣,去學做生意或是當幕僚,經祖父同意,改名周樹人的他考入了江南水師學堂,開始了新的求學生涯。但因不滿於學校的“烏煙瘴氣”,在三個月後,轉考入礦務鐵路學堂。在這裡,魯迅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知識天地,“在這學堂裡,我才知道世上還有所謂格致,算學,地理,歷史,繪圖和體操。生理學並不教,但我們卻看到些木版的《全體新論》和《化學衛生論》之類了。”(2)他開始閱讀嚴復譯述的《天演論》等新書報,受到維新新思潮影響和吸引,並開始閱讀林紓譯的外國小說。

一九零二年,二十二歲的魯迅以一等第三名的成績在礦路學堂畢業,由兩江總督批准赴日本留學。初到日本的魯迅進入弘文學院學習日語,課餘“赴會館,跑書店,往集會,聽講演”(3),參加留日人士各種民族民主革命運動。兩年後,結業於弘文學院,“我還記得先前的醫生的議論和方藥,和現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同時又很起了對於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從譯出的歷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維新是大半發端於西方醫學的事實。因為這些幼稚的知識,後來便使我的學籍列在日本一個鄉間的醫學專門學校裡了。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4)在這想法的推動下,魯迅進入了仙台醫學專門學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