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當然,通貨緊縮還帶來了另外一個後果,就是小農的賦稅負擔陡然加重。

皇權的經濟基礎從來就不是、也不可能是封建官僚集團,只有小農才能為皇帝提供賴以生存的稅賦資源。所以,從劉邦、呂后開始,漢家皇帝從來不承認超過秩級的官僚可以超量佔有土地。

法律不承認豪強搶佔土地,本來是件好事,任何事情到了官僚手裡都能變廢為寶、找到賺錢的理由。不承認豪強搶佔土地的另一層意思是:郡縣戶籍是給定的,稅收不可能減少;豪強搶佔土地,法律卻不承認事實,豪強當然也就不用為這些土地繳納賦稅。

問:這些賦稅從哪裡出?

答:殘存的自耕農要替代流亡的農人納稅,包括逃亡人口的徭役。

宣帝年年,官府強令小農以貨幣繳納稅賦,而且只收足值的“五銖錢”。“五銖錢”經常被鑿出幾個缺口以盜鑄貨幣,兩枚破錢往往才能換得枚完好的一枚五銖錢。按《鹽鐵論》的估算,漢昭帝末年農人的稅賦就已經高達50%以上,如果加上宣帝年間的通貨緊縮,黎民百姓的稅賦應該在所有收入的70%以上。

結果:辛苦勞作,不能保住性命;相反,只要把土地送給豪強,也就逃掉了國家的賦稅和徭役。

日期:2012-10-23 20:46:04

貨幣確實越來越少,反而加速了小農破產。面對愈演愈烈的土地兼併和流民並起,漢宣帝劉詢開始以更為殘暴的方法剝奪豪強土地,即“遷涉豪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