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為挽救頻於崩潰的漢帝國的財政,更重要的是劉徹還得繼續揮霍,漢帝國又一次推出了貨幣改革。在詔書中,劉徹毫不掩飾的說明了本次貨幣改革的目的:彌補日益浩繁的戰爭開支;借推行新幣禁商人之利。

貨幣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廢除了原來民間流通的四銖錢,推出三種新的貨幣:“皮幣”、“白金幣”和“三銖錢”。所謂“皮幣”就是弄了塊鹿皮,告訴全國人民,這塊皮值四十萬錢;白金幣則分為龍幣、馬幣和龜幣,分別可以兌換三千錢、五百錢和三百錢。至於“三銖錢”,望文生義,就是重為“三銖”的錢。

皮幣、白金幣都是虛值貨幣,根本就不值錢。白金幣是銀、錫合金,算是一種金屬貨幣,但也不會達到三千錢、五百錢和三百錢;至於“皮幣”,說好聽點是白鹿皮,說難聽點就是一塊擦桌布,這樣的東西居然要當四十萬錢。

為保證三種貨幣能夠流通,劉徹規定凡朝廷的供奉、租稅都必須以皮幣、白金幣繳納,他不收零錢(三銖錢)。

——“皮幣”面額實在是太高,普通人根本用不起,劉徹要求王公巨室必須以黃金向劉徹兌換;

——“白金幣”針對殷實的小康家庭,必須用足值的四銖錢換取白金幣;

——“三銖錢”針對小農,小農要以“一比一”的比例用四銖錢兌換三銖錢……

除了向劉徹交錢,誰也不會真在日常交易中用“皮幣”或“白金幣”,這兩種錢代表的價值太高。至於“三銖錢”,從文景之治計算,四銖錢已經流通了五十年,誰也不再願意用這種小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