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3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3-10-25 20:03:15

==========更新==========

第二,可能的話,我們不會在近代遭受過分的恥辱。

首先,不會有鴉片戰爭的慘敗。英國之所以發動鴉片戰爭,最根本的是利益的因素,因為廣州和澳門的貿易,大批絲綢、茶葉、瓷器流出,英國對清貿易出於入超狀態,長期賠本,而英國的貨物卻銷售不進來,導致英國將原因歸結為滿清開放的港口不夠多,其實是英國的貨物根本沒人買,因為被滿洲統治者強行迫使停留在自然經濟下的大清國百姓不需要。所以英國開始謀劃對大清國動武,銷售鴉片並不能看做是英國純粹為貿易入超作出的補救,而有可能兼有軍事和政治陰謀。因為後來的事實證明了,大清國迎戰英軍計程車兵,不僅武器落後,肉搏能力也十分差勁,重要原因就是士兵抽鴉片抽的。而具體到戰爭過程,在兩廣福建,林則徐堅持抗戰,發動鄉勇,統籌有序,英軍雖然取得很多場戰鬥的勝利,但是戰略上無法撼動林則徐的防線,討不到便宜,只能北上,結果北方空虛,英軍一逼南京,二逼北京,清廷一軟蛋,立馬把不平等條約簽了。其實,清廷本有足夠的實力和英軍耗下去,耗到鴉片戰爭勝利,即便不勝利,也會拖垮英軍,從而有了更多談判的資本,那時開放港口,不會再是不平等的了。但是沒有,為什麼?原因在於,八旗軍只有一丁點兒人,又大多接近於廢材,抵抗只能靠漢人,抵抗的越久,勝利的希望越大,但漢人的勢力也會越來越大,出於這種看似有道理的防漢心理,清廷決定不能打持久戰,軟蛋得了,反正清廷實際上並不吃虧,吃虧的是平民而已。如果是南明政權,首先不會閉關鎖國,英國沒有足夠的理由和必要發動戰爭,其次即便發動戰爭了,明不會有這種防漢心理的掣肘,該打打,能打多久打多久,反正以文制武還算成功,不用過分擔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