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3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3-10-22 08:30:33

==========更新===========

【可能又怎麼樣】

(一)

花了那麼多的筆墨,又簡述了晚明崇禎朝和南明三朝的歷史,又濃墨重彩地假設了虛構了一段曲折的復國史,又耗費不少筆墨論述了假設到底有沒有可能。

最終的證明,是可能的。

但問題是,可能了又怎麼樣?

筆者真的很感謝讀者們,能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問題,能夠讓我不斷地去思考,不斷地去探究,去尋找事情的真相,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是啊,即便可能了,又怎麼樣?可能的這一切與我們今天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嗎?可能了,對今天的我們能有什麼幫助吧?

筆者也曾一度迷惘。

如果真的像反問的那樣,那我在寫些什麼?我寫這些又有什麼意義呢?

有朋友說,其實思考和論證的過程本身就已經有了意義,何必再糾結于思考出來的結果有沒有意義呢。

然而筆者發現,其實結果也不一定沒有意義。簡單來看看。

第一,可能的話,我們的先人不會被異族奴役長達數百年之久。

首先,漢民族的衣冠不會消失那麼多年。如今,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唐裝”、旗袍,很多高階酒店服務員也都身著旗袍,某些中國參加並且充當主角的國際會議,各國領導人也會嘗試著穿一穿“唐裝”。這都沒關係,穿什麼服裝,這都是自由,誰也管不了誰穿什麼衣服。但是,每當提起華夏的形象,在外國人和大多數國人的腦海中浮現的,是長袍馬褂修身旗袍的形象,就差來一根辮子了。甚至還有更過分的,唐裝竟然幾乎無形中成了國服,國內草根興起的漢服運動,卻被大多數國人嗤之以鼻。消失了三百多年的漢人之民族服飾漢服,在重新出現在街頭後,卻被當做是韓服、和服。一個民族竟然淪落到不知道自己民族曾經有過民族服飾,筆者只能表示無奈。衣冠之重,在今人看來也許無所謂,但在古人看來,衣冠乃禮義之體現,衣冠不存,禮義便缺失,禮義一旦缺失,文化豈能完整,但是今人體會不到這一點。如果沒有滿洲的剃髮易服,不會這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