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除了較小的普通住屋外,在漫長的1500年的每個歷史階段,村子裡都有一間比較大的居所。其中最大者長32米,寬9米——差不多三百平方的屋子,不太可能是住所,或者是村子裡的會議室或者公共娛樂場所什麼的,議事或者唱K用的。

活人幸福地過上了房奴的日子,死人當然也得有去處才行。考古學者們在三內丸村村東頭髮現一條非主幹道,道路兩邊便是成年後死人的居所。早夭的孩子們的遺體放入土器裡,埋葬在北谷和北土堆的附近,是不能進“公墓”的。

一般的墳墓上面有石頭或是土堆,中心地區的一些墳墓周圍擺放石頭,據推測可能是身份比較高的村民的墳墓——生與死是如此的接近,不禁讓人噓籲。

在三內丸山村落內,生態鏈的主體是完整的,就象十九世紀的中國。人們的主業是採集、狩獵,副業則是栽培慄樹等果樹,陶器等生活用具基本上自給自足。但是,村子裡並不能生產所有的物品,一部分次要的“奢侈品”,只能透過交易的方式獲得。據磚家們對出土文物的成分分析,他們的翡翠來自於新瀉,琥珀來自於巖手縣,製造石器的主要原材料——黑曜石則來自於北海道和長野縣。可見,當時的三內丸山已經成了一個大碼頭,以物換物的商業已經開始出現。

商業出現的基本條件之一是交通的暢通,先民們不是《阿凡達》的外星人,找不到龍來騎,只好另闢它途。這時候,除了傳統的11路外,獨木舟已經發明瞭,人們在千葉縣的加茂遺蹟出土了一條距今約5千年左右的獨木舟,船全長7米,寬0.5米。它的主人,原始社會的商人們大概就是透過這些工具來來往往,互相有無,淘下自己的第一缽金的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