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斯圖亞特家繼承英格蘭王冠之後,國王和清教徒的矛盾日趨激烈。查爾斯一世(1625-1649在位)作為聖公會的教會元首,公開反對包括“因信稱義”在內的一些抗羅宗基要教義,清教徒(他們在議會里掌握了很多席位)開始指控這位國王作“教宗徒”。這是當年抗羅宗侮辱公教徒的說法,他們認為公教徒根本不是基督的門徒,而是被羅馬教宗操縱的異教徒。查爾斯則在1629年關閉議會,宣稱他擁有上帝賦予的“神權”統治英格蘭,他通過出售壟斷經營許可證,徵收海關關稅等渠道徵集資金。國王獨斷專行的這些作法直接遭到一批鄉紳們的不滿,因為依據英格蘭傳統,鄉紳們擁有透過議會平民院行使治理國家的權柄;另一方面又在經濟上打擊了工商業社群的利潤,而工商業社群正是清教徒的重鎮。1633年,國王任命威廉-勞德成為坎特伯雷大主教,許多學者相信這個人士任命導致了蘇格蘭長老會造反和英格蘭清教徒革命,因為勞德非常憎惡清教徒,他採取一系列強硬措施打壓清教徒,致力於統一英格蘭教會。數以百計的聖公會清教徒教牧人士被勞德驅逐出聖公會,勞德大主教還下令各地清教徒的聚會敬拜都必需遵循聖公會的禮儀,這些作法推動數以千計的清教徒逃往美國避難。

在英格蘭內戰爆發前的朝聖者和之後更大規模的清教徒移民行動背後,一批有實力的清教徒人士起到了關鍵的推動和支援作用,他們中的領袖就是羅伯特-裡奇Robert Rich(1587-1658),第二任沃偉科伯爵,裡奇家是崛起於亨利四世時代的同僚貴族,裡奇在上層社會掌握著豐富的人脈資源,日後馬薩諸塞,康乃狄克等新英格蘭殖民地都是在他的影響力下獲得憲章和許可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