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談到史前自然地理環境,首先要講的就是中華文明的搖籃——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今天的黃河流域無論是從自然條件還是從其他方面,都很難讓人想到我們的祖先在這裡會發展得比長江流域更早、更好,並且曾經在南宋之前數千年時間裡一直為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些疑問的解答要從史前黃河和長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環境說起。

日期:2015-07-02 12:12:34

史前黃河流域

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為752443平方千米,是我國流程和流域面積第二的大河,也是世界第五長河。黃河的中下游地區從大地灣文化起,到南宋退守江南為止,一直是我國的政、經、文中心。在黃河流域上,佈滿了各式燦爛的文化,這些文化一脈相承,彼此有著深淺不一的聯絡,而與文化的傳承不一樣的是,這地區的氣候古今差異非常大。

與現在黃河水量下降,含沙量驚人,還時常斷流不同,史前的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有點類似於現在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水量充沛,相對穩定,含沙量也較少(主要是此時上、中游植被覆蓋率仍然較高的緣故),而且支流眾多,河網要比現在密集,河流落差也比現在要小。這樣的水系特徵,使得黃河史前的自然地理環境非常優越,既能提供充足穩定的水源,又能提供肥沃的沖積平原,還有發達的河道交通網,加上不同於長江流域的相對便於開發的山林,因此更適宜定居和發展生產。在這種條件下,黃河流域孕育出了大地灣文化、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龍山文化等一系列的史前文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