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連皇家的宮牆都是用夯土建築,民間普及就更不用說了。可見,用板磚築牆普及到民居還需要時間。所以,那時候的地面建築能夠採用板磚的除了寺塔之外,其他使用的大概也只有不需要計算成本的公共建築。板磚好使,但是製作頗付功夫。在沒有流水線生產的當時,每一塊磚頭都是人工制模,然後曬乾,最後還要壘窯燒製,過程複雜,而且難度頗大,普及並不容易。所以,只有到宋朝,制磚技術和制磚規模開始有了提升之後,制磚成本開始下降,民間磚牆才開始普及:

到宋元時期的地面建築,磚牆內外皆用平磚順砌,但在牆體中間必加"暗丁"搭接,聯成整體。

《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史》科學出版社 1985年版 p172

日期:2019-03-02 16:14:40

到隋唐時期,好大的宮殿、苑囿、府第、寺塔等的營建工程,對磚的產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磚窯體積擴大,窯室增高,從"橫焰窯"演變為"倒焰窯"。唐宋磚產量的上升,一方面象磚塔之類的整體磚構建築增多了,另方面也使木構建築的山牆、檻牆逐漸以磚代土。

到明代,官手工業所控制的磚瓦生產已形成大規模生產優質磚的窯區,各窯區生產有明確分工和例定產量。如蘇州窯專造細料方磚,武清窯專造城磚;規模最大的臨清窯,早期承造城磚、券磚、斧刃磚、線磚、平身磚、望板磚和方磚,後期則集中燒成城磚、斧刃磚。規定每年燒造城磚一百萬塊,斧刃磚四十萬塊。這些龐大數量的官磚,都透過大運河,大部分由糧船帶運,小部分用民船運,千里迢迢運到北京。產品之精,生產、運輸規模之大,是很驚人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