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6-11-06 13:31:46

正文第三十九補續十七

以上兩段引文是《創世紀》中最為著名的關於“血的禁忌”的段落。

在第一段引文中,被哥哥殺死的亞伯的無辜的血落在大地上,其所導致的結果是嚴重的:大地荒蕪,作為農夫的該隱無法再獲得任何收穫。因此,大地受到了無辜者鮮血的詛咒,血玷汙了大地,使得大地喪失了繁育萬物的能力,或者說大地因為被玷汙而拒絕履行自己供養人類的職責——這是存在於上古社會中典型的禁忌觀念的反映。

我們可以聯想到《山海經》中的同類型記載。

據《山海經.海外北經》:“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臺。

另據《山海經. 大荒北經》:“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環,食於九土…………禹湮洪水,殺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為池,群帝因是以為臺,在崑崙之北。”

注:一般認為相柳即是相繇

我們可以看到,在《創世紀》和《山海經》的記述中,被殺者的血均導致了大地荒蕪的結果。但是其細節仍有差異:《創世紀》中被殺死的是無辜的亞伯,且殺人者乃是他的親哥哥,這裡麵包含著“血的禁忌”與“血緣禁忌”的雙重禁忌。該隱之所以被放逐鰲伊甸園之東,正是由於他觸犯了這雙重禁忌,所以他必須被隔離和流放,而這種隔離的原因,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其他人或其它土地免受該隱罪行的玷汙,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護該隱自己免受傷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