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7-01-11 08:54:14

起兵靖難(五)

接替耿炳文的人,叫李景隆。

李景隆,字九江,大明開國元勳李文忠的嫡子,世襲曹國公。可謂將門虎子,建文帝時代的軍事後起之秀。事實上,我們這句話,只有第前半部分的評價是對的,他是將門之後,但不是虎子,更談不上有多優秀。他能登上南軍二路統帥的寶座,也只是因為他有個叫做李文忠的爹,而且後續他將百折不撓地推進他的坑爹事業。與李景隆相呼應,建文帝又命令山海關駐軍,從北平東側翼進攻永平(治所河北盧龍,轄區涵蓋唐山,秦皇島),以配合主力部隊的進攻。兩個月戰事過去了,建文帝總算想起來,自己在山海關還有軍隊駐守,而且居然還駐守在北平的背後,能夠用來抄自己四叔朱棣的後路。

日期:2017-01-11 08:58:04

李景隆劇照

作為將門之後,李景隆同志這輩子為自己的家族,贏得了很多榮譽稱號

比較常見的有“運輸大隊長”“大明第一戰神”等等……。

日期:2017-01-11 09:01:25

起兵靖難(六)

得到訊息的朱棣,並沒有被五十萬大軍的名頭嚇到。像朱棣這種極端現實的人,他只認實際,而不認理論。如果對方勢大,那自然是好漢不吃眼前虧;但如果經過軍事分析和情報判斷,跟對手能夠一戰,那朱棣也斷不會放過殲滅對手的機會。這一次,朱棣告訴自己的部從們,李景隆不過是一個紈絝少年,很容易就可以拿下。(“李九江,紈綺少年耳,易與也。”《明史.列傳十四》)。並且給了李景隆的軍事行動,一個預言式和總結式的描述——“景隆色厲而中餒,聞我在必不敢遽(ju)來,不若往援永平以致其師。吳高怯不任戰,我至必走,然後還擊景隆。堅城在前,大軍在後,必成擒矣。”(《明史.本紀第五》)也就是說,李景隆不是來打北平府嗎?打就打吧,反正他一個色厲內荏的黃口小兒也打不下來。等老子先去北平府背後的唐山,秦皇島一帶,解除朝廷山海關軍隊對永平府的圍困。然後,等回師回來的時候,前有北平府的堅城,後有老子的幾萬靖難大軍,李景隆插翅難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