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當時徐府掛名家人多至數千,招搖在外,海瑞建議徐階削去那些假借的戶籍,使他們不能繼續妄借聲勢為非作歹,誰料徐階竟然表示為難,沒有答應。這兩樁事,大概給海瑞留下了相當不好的印象,乃至影響到後來處徐府事的態度。再加上徐階的兄弟徐陟殘害百姓的劣跡被鄉民揭發,以海瑞的脾氣,他不氣憤根本不可能。

海瑞其人,天下共知,心公而性直,在處理徐氏相關田土訴訟時不念舊恩,只憑律法(參考《明律》中的反投獻條款),甚至駁回當時首輔李春芳等人的求情,千古傳為奇談,卻因觸及豪族利益太深而為時論所匪議,多遭朝內輿論的惡意攻擊。

然而,正當徐階與海瑞在退田問題上僵持不下之時,另一個對徐階來說天大的壞訊息傳來:當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皇帝發下敕命召高拱還閣。高拱奉旨,即刻啟程抵京赴任。

陪高拱一路回京的高務實當然知道高閣老這一次回京勢頭之兇猛,不僅官復原職,還兼掌吏部天官之樞機,可見皇帝對其信賴如初。

高拱是有明一代的理財能臣,與隆慶帝甚至可以用“名為君臣,情同父子”來形容。對於國有資產的隱性流失,高拱一向深惡痛絕,因此在整治江南豪族的問題上,高拱與海瑞的基本立場完全一致。但是,高拱自己也知道,由於先前與徐階結怨已深,如果一力支援海瑞,必然會引起輿論抨擊他挾私理政、公報私仇,這也是高務實此前力勸他避免的。是故,高拱處理此事多有折中權衡,並不力挺海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