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而張居正在翰林時,其旨趣亦在於研求國家典章,精研時事政治。當時“進士多談詩、為古文,以西京、開元相砥礪,而居正獨夷然不屑也。與人多默默潛求國家典故與政務之要切者衷之。”

高、張在國子監時,高拱為祭酒,張居正為司業,張居正“獨與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業”。張居正曾言:“追惟平昔,期許蕭曹丙魏。”高拱亦為此撰寫《蕭曹魏丙相業評》。其主旨都是要以西漢著名丞相蕭何、曹參、魏相、丙吉為榜樣,同心合力,振興朝政。這表明他們有其相同的政治志向。

今日在場、原歷史中在萬曆時期做過大學士的沈鯉也曾言:“公(張居正)與新鄭,時同在政府。其初謀斷相資,豪傑自命,即丙、魏、房、杜,固未肯多讓也。”

高拱罷官後,在回憶他們共事經歷時也說:“荊人為編修時,年少聰明,孜孜向學,與之語多所領悟,予愛重之。渠於予特加禮敬,以予一日之長,處在乎師友之間,日相與講析義理,商榷治道,至忘形骸。予嘗與相期約,他日苟得用,當為君父共成化理。”

而同樣是在高拱罷官之後,張居正已經獨掌大權,卻也還多次言及他們是“香火盟”、“生死交”。

高拱的那番話,雖然頗有些以老前輩自居的口吻,但是張居正書牘中每提到高拱時,也的確很尊重他,直到他們的關係破裂後還是如此。事實上高拱比張居正年長十三歲,當他們初在翰林院的時候,張居正還只是個二十幾歲的青年,而高拱已經是三四十歲的人了。說是在‘師友之間’,說是‘自交玄老,長多少學問見識’,應該亦非虛言客套。由此可見,高、張還沒有成為政敵以前,他們確為志同道合的學侶,有其“相期以相業”的政治志向和師友之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