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民族脊樑 第三十章 瘋狂滅亡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明歷五百六十九年(公元1937年)四月一日,對帝國海軍來說,這一天發生的幾件事情,算得上是悲喜交加。

經過兩輪的艱苦談判,大明帝國、美國與英國最終妥協,簽署了《倫敦海軍條約》。

這是自《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之後,第二份以限制海軍軍備競賽為核心的國際條約,也是針對當時最強大的三個國家的海軍條約。

談判中,美英先是堅持按照《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的方式繼續限制海軍軍備發展,大明帝國則以日本退出《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為由,堅決要求放寬對海軍的約束,以應付日本的潛在威脅。

第一輪談判後,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先後退出談判,並且啟動了各自的新式戰艦設計與建造工作。隨即,英國的態度轉向,同意放寬對主力艦的限制。最終,美國也在第二輪談判中做出妥協。

按照新條約規定,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被提高到了四萬五千噸,主炮口徑由十四英寸提高到十六英寸(三百五十毫米提高到四百毫米),且主力艦總噸位在《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的基礎上增加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說,三個簽約國可以建造更強大的主力艦,以應付新的威脅。

也就在同一天,一份重要情報送到了海軍司令部。因為陳錦寬去了京城,所以由衛延年主持海軍司令部的工作。

白佑彬來到會議中心的時候,其他參會人員都到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