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部分 1936-1939 11、熬過冬天(2)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奧威爾說,如果他想把他了解的西班牙的局勢及政府的所作所為壓縮成6行字,編輯部絕對不敢鉛印出來。“你們沒這個膽量。”這裡是他的充滿火藥味的結束語:

另外,告訴你們的娘兒們朋友斯彭德,我在保留他關於戰爭的豪言壯語的樣品,有朝一日當他因為自己曾經寫這些東西而羞恥,就像現在那些曾在一戰中搞戰爭宣傳的人如今感到無地自容一樣,那時候我會愉快而猛烈地將其擦掉。

奧威爾為何偏偏與倒黴的斯蒂芬·斯彭德過不去,把他當作自己發洩怒氣的出氣筒,其中原因不是十分清楚:20世紀30年代晚期英國文壇有關西班牙的詩詞、敘述和宣傳作品舉不勝舉,比起這位28歲《維也納》(1934)和《破壞元素》(1935)的作者,冒犯奧威爾的蹩腳者大有人在。其實,那時他只是從報紙文章中得知斯彭德的。似乎他把斯彭德作為一個懷有良好意願的,從未參加過戰爭的左翼分子的化身。這類人單純熱情,對危急事件缺乏瞭解,且理解不深。幾年後,同樣奧登也遭到粗暴的對待。

1937年的下半年,奧威爾除了偶爾去倫敦及別處,一直都待在沃林頓。他一面餵養著動物,擺弄著花園,一面埋頭寫著未來的《向加泰羅尼亞致敬》。回過頭看看這段時期他的生活吧,在如此短暫的時光裡,誰能不驚歎他的變化呢?在18個月之前,他還是一個單身漢,就職於漢普斯德的一家書店。如今,他卻是有家室的人了,帶著永恆的政治信仰,帶著喉嚨處遺留的彈孔,勞作於赫特福德郡的一個小農場裡。不僅僅他的生活改變著,窗外的世界也在變化著。戰爭迫在眉睫:奧威爾這一階段的信件及日記充滿了對即將到來動亂的不祥之兆。同時,過去的恐懼不能置於一邊。1937年夏天奧威爾幾次的沃林頓之外的遠行都與西班牙有關。比如,7月底,他前行布里斯托爾參加聲援斯特拉福德·考特曼的大會。考特曼捲入了統一工黨的是非之爭,被當地的青年共產主義聯盟開除在外,住所也遭到了憤怒的糾察隊員的監視,而這些糾察隊員是他過去的戰友。8月初,他參加了獨立工黨開辦的暑期班,地點在萊奇沃思附近。約翰·麥克奈爾作了九個月的戰爭的報告。大家為死難者——亞瑟·錢伯斯和鮑勃·西米雷——默哀2分鐘。然後,馬約裡、布蘭思韋特等幾個人談了他們的經歷見聞。奧威爾也敘述了一下,但很勉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