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部分 1936-1939 11、熬過冬天(1)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我不是一名馬克思主義者,而且我不認同“凡是能推動該黨事業進步的都是正確的。”論調。

——致弗蘭克·傑利尼克一封信,19381220

我簡直無法告訴你我是多麼希望自己在今後的幾年裡能朝氣蓬勃,擺脫牢獄之苦,擺脫金錢的憂慮啊。

——致傑克·康芒一封信,19381226

西班牙留給奧威爾的不僅僅是喉嚨部位的子彈傷痕,更多的是難以磨滅的印跡。在以後的2年中,他一直生活在陰影中。他試圖從自己的角度來詮釋那裡發生的一切,闡述自己的政治觀點,還不得不飽受西班牙給他帶來的傷害。事實上,在阿拉貢前線及巴塞羅那度過的6個月時時刻刻縈繞著他,影響著他以後的歲月。馬爾科姆·馬格里奇在他去世的前幾周到醫院探望他,發現他一直在不斷地說著“防衛隊,西班牙內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奧威爾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那裡明白了“大道理”,這是他在寫給西里爾·康諾利的信中提到的字眼。同時,他也清醒地意識到阿拉貢戰壕和巴塞羅那小巷帶來的恐懼——血汙,奸險和謀殺——並沒有離他遠去,而是“讓他更堅信了人類的正直”。與以往一樣,他的回憶濃縮成含有象徵意義的觀點。他的另一篇文章《回顧西班牙戰爭》是在五年後的另一次衝突中寫的。他回憶起一個法西斯步兵沿著戰壕的上方邊提著褲子邊跑著,他不忍心開槍射擊。第二件回憶的事情複雜些,而且,奧威爾認為自己懷有恥辱感。一個來自巴塞羅那貧民區的孩子被無端懷疑偷了其他民兵的東西(奧威爾的一些雪茄煙也被偷了)。這個孩子被剝光衣服搜身,後來發現他是清白無辜的。開始認為他有罪的奧威爾竭力想彌補自己的過失,帶男孩兒看電影,不斷塞給他夾心糖果,巧克力。這種補償對他而言是可怕的。但是,不體察他人情感來對待他人似乎更可怕。有一次,奧威爾與一個士兵爭吵,身為下士的他硬讓這個執拗計程車兵站崗。那位巴塞羅那的“野孩子”最後成了奧威爾最忠誠的擁護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