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給平凡以價值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1999年好萊塢拍攝了一部《美國麗人》,"美國麗人"是美國一種常見的玫瑰花品種,那電影海報就突出著那樣的一枝玫瑰花。影片裡的玫瑰花,特別是飄飛與堆砌的玫瑰花瓣,有著多重的象徵意義。這部影片給予了我很強的衝擊力。所謂"美國生活方式",曾是美國人引為自豪的,"冷戰"時期,美國總統肯尼迪與蘇聯首腦赫魯曉夫之間曾發生過著名的"廚房辯論"。美方的"殺手鐧"就是美國人大都擁有裝置齊全的廚房,並有豐裕的食品,可以享受到幸福生活;蘇聯呢,雖說衛星上天、軍備強大,一般老百姓的廚房裡卻"盤中羞澀"。赫魯曉夫當時惱羞成怒,他怎麼駁斥對方的,我已不記得,但我卻記得自那以後,赫魯曉夫也就把蘇聯所要實行的共產主義,定位於彼時所有人都可以在餐桌上享用一盤土豆燒牛肉。而這也成為了後來中蘇兩黨論戰中,中方狠批他搞修正主義的一大惡例,像我這樣歲數的中國人,那時一提起"土豆燒牛肉",就覺得是可恥的象徵。

到20世紀末,美國人拍出了《美國麗人》,影片裡表現的是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他們有單棟的帶草坪的住宅,家庭成員各有各的汽車,廚房裡各種裝置與食物一應俱全;影片裡的一家人在雅緻的餐廳裡就餐時,在餐桌上擺放鮮花、點上蠟燭,還放送柔美的古典音樂,這雖並非每個中產階級家庭的必有景象,卻也絕非奇特罕見。但就是這部《美國麗人》,卻無情地撕開了掩蓋著那表面溫柔富裕生活的面紗,把美國一般中產階級人士生存的內在窘境與心理危機,予以鋒利地解剖,猙獰淒厲地展現出來,真可謂驚心動魄,甚至是令人毛骨悚然。我看完這部影片的心得之一,就是對美國電影界人士能對世界上許多人仍豔羨不止的"美國生活方式",持如此嚴峻的批判態度大為佩服;該片在美國放映後好評如潮,票房奇佳,後來又在奧斯卡評獎活動中大獲全勝,這是否證明著美國電影人以及觀眾們對自己的民族、社會,有著不怕揭醜、剖析的健康心理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