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十九章 成陽飯鋪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月亮走,我也走,

我給月亮趕牲口。

——兒歌

辦完了雪梅和藍五的喪事,春義和陳柱子因為走時沒有和鳳英說好,怕鳳英著急,就只好在灃河岸邊和徐秋齋、梁晴簡單地敘述了別離情後,匆匆分了手。

傍晚時分,春義和陳柱子就回到了咸陽。

沒有到過成陽的人,總以為成陽是關中的通都大邑。一定是個樓房櫛比,人煙繁盛的城市。其實在抗日戰爭中的一九四二年,咸陽只不過是個三四萬人口的小城。

這個小城和陝西很多縣城一樣,她們都有著煊赫一時的名氣。在歷史書籍上,在很多詩歌名篇裡,都曾多次出現過。這些印象在人們的頭腦裡,構成了一幅幅幻想的海市蜃樓。但真正到了咸陽的人,卻感到有些失望。因為他們既看不到“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綿延三百餘里的殿字,也看不到“廊腰縵回,簷牙高啄”,重疊交錯的宮室。不過咸陽也還有他渾厚朴實的本色:兀突的黃土高原依然保持著它俯視長安的雄姿,靜靜的渭河水,幾千年來依舊在它的腳下流著。“丹閣碧樓皆時事,惟有江山古到今。”對放羊的孩子們來說,他們不認識秦始皇,也不認識漢武帝。他們在倒在荒草叢中的石馬石人身上磨著鐮刀,他們只認識腳下的土地。

春義和鳳英來到咸陽已經兩年多了。自從在洛陽東車站他們扒上向西行的難民火車,到了靈寶縣的閿帝鎮,他們乘的這一列車被甩了下來。日本鬼子在黃河北岸每天晚上向潼關城裡打炮,閿帝鎮到東泉店的一段火車不通了。有一種載運著食鹽和各種貨物的“闖關”車,每天夜裡緩慢地、閉著氣向西爬行,透過打炮區。載運難民的火車到了這裡卻不開了,難民們自己從旱路“闖關”西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