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篇 再談國民性 第1章大炮那點事兒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火炮這東西,說起來原本是中國人發明的。但到了明朝中葉,中國人的發明,已經被西洋人運用得更好了。中國人最早引進的火炮叫佛郎機,是透過賴在澳門的葡萄牙人得到的。佛郎機,就是當時的中國人對葡萄牙人的稱謂。佛郎機這種火炮的特點是射速快,那時的火炮都是從前面填裝火藥,然後放上炮彈,在後膛用引線點燃,發射出去。不僅每次填裝需要時間,而且發射多了炮膛會灼熱,必須冷卻一段時間。但佛郎機火炮就不用這樣,它有好幾個活動的子炮膛,可以事先填裝好火藥,連續發射,而且母膛也沒有發熱的可能,所以射速比一般的火炮快得多。但是,佛郎機的填藥量太小,屬於輕型火炮,威力不夠。後來,中國又引進了紅夷大炮,威力巨大,不僅可以攻城拔寨,還可以轟擊進攻的散兵。這種炮顯然跟荷蘭人有關,當時正是荷蘭人稱霸的時代,而荷蘭人在中國是被稱為紅毛夷的。當然也不絕對如此,因為當年的中國人對西方人認識比較模糊,往往分不大清楚這國還是那國,有的紅夷大炮,其實也是從葡萄牙人手裡弄來的。後來,紅夷大炮雖然在名稱上被中國訛為紅衣大炮,但即使是中國仿製的,名稱中國化了,技術仍舊是人家的。

晚明是一個國家在制度和治理方面接近崩潰的時代,但也是一個歐風東漸的時期。明朝的海禁鬆弛,乘著殖民擴張的東風,歐洲的耶穌會傳教士來了。一些開明計程車大夫不僅從利瑪竇等傳教士那裡得到了三稜鏡,瞭解了《坤輿萬國全圖》,還引進了歐幾里德的幾何學,引進了西洋火藥和火炮的使用和製造技術。當時引進西洋火炮的時候,往往是連同葡萄牙人的炮手一併輸入的。正由於這種火炮技術上的優勢,才使得晚明在滿人的軍事壓力下勉強維持下來。可惜,技術上的補償,永遠阻止不了制度的崩潰。逐漸地,掌握有優良火炮的明軍成了運輸大隊,好多炮隊連人帶炮都被清兵俘虜,明軍的優勢從此不復存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