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紅樓夢》裡的避諱問題《胡適口述自傳》譯註後按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唐德剛先生“注”

近六十年來的“紅學家”,從早期的蔡、胡、陳、錢,到最近臺灣的“幼獅十八家”,有著錄可考的至少在三百人上下。如果這三百篇也可文以類分的話,筆者不揣淺薄,就斗膽把他們分為三大派:

第一,“猜謎附會派”。這派的附會猜謎且有笨巧、大小之分,也有政治、哲學、入世、出世之別。自蔡孑民先生而下到潘夏(重規)先生,以及潘公在香港新亞書院所成立的“紅小組”和組裡的紅衛兵們,胡適之先生便一竿子把他們都打入“笨猜謎”,筆者不敢附和胡說,且名之曰“大猜謎”。大猜謎也不只蔡、潘兩家。近三十年來把“大觀園”一分為二、剖成“兩個階級”的李希凡、藍翎等“鬥爭派”,和把《紅樓夢》劃成“兩個世界”的余英時先生的“人文派”,以及一些“佛道派”、“玄學派”,也都和舊“索引派”的出發點差不多。大家都在搞大猜謎。

這個大派之下,也還有些小派或巧派。他們要在茶餘酒後把曹雪芹這部大“謎書”或大“淫書”來揭揭底。例如,“賈寶玉初試雲雨情”,這個“初試”的物件是他的大丫頭襲人呢?還是小侄媳可卿呢?又如“因麒麟‘伏’白首雙星”,所“伏”的是目前的“白首雙星”——史太君和那位“呵呵大笑”的老混賬張道士呢?還是作者沒有交代的將來的小白首雙星——“一芹一脂”呢?曹雪芹這支筆十分狡猾,狡猾到使我們小小的童子軍帳篷內也沒有太平日子好過的程度。這是種小猜謎或巧猜謎。但是不論謎底有巧拙,猜謎者人物有大小,其猜也則一。要“猜”,那答案就debatable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