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二十九) 命案真相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崔琰是三國時代一位非常值得敬重的名士,曹操對他的一身正氣都頗有忌憚,而崔琰卻因為一封信被曹操冤殺。

楊修則是出身名門,博學多才,多次在曹操面前展示聰明才智,卻因一個莫名其妙的罪名被曹操所殺。

那麼曹操為什麼要殺崔琰和楊修呢?他們究竟觸動了曹操哪根敏感的神經?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之——命案真相。

從前面兩集講到的荀彧之死和孔融之死可以看出,曹操決不允許別人在政治上和他作對,尤其是不能允許公開作對。但是,在此之後,曹操又殺死了不曾與他作對的崔琰和楊修,這更是為曹操留下了“無端殺人”的千古罪名。

崔琰是三國時代一位非常值得敬重的名士,他的德行操守令曹操都非常敬重,卻因一封信被曹操冤殺,連《三國志》的作者陳壽都為崔琰喊冤。而殺死聰明的楊修,更是為曹操留下了“妒才”的壞名聲。那麼曹操為什麼要殺崔琰,又為什麼要殺楊修呢?崔琰、楊修被殺的背後究竟隱藏了曹操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命案真相”。

易中天:

崔琰的死,是當時的一個大冤案,而且是公認的冤案,沒有疑問的冤案。我們知道,孔融是被曹操殺掉的,陳壽作《三國志》的時候就不敢給孔融作傳。但是陳壽的《三國志》是給崔琰做了傳的,而且就在《崔琰傳》裡面說,崔琰的死“最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崔琰的死但是就有人認為是冤案,而且一直到陳壽作《三國志》的時候,大家還認為是冤案,是冤枉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