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三十) 奪嫡之爭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曹操的晚年,接班人的問題被提到了議事日程,曹彰、曹植、曹丕等人的奪嫡之爭也異常激烈。為此,曹操甚至不惜採取非常手段,三兄弟之間為了太子之位也是勾心鬥角、各顯其能。那麼曹操選擇接班人的標準是什麼呢?太子之位究竟會花落誰家?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之——奪嫡之爭。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以後,曹操和劉備、孫權逐漸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東漢政權已經名存實亡了。公元213年,曹操被封為魏公,隨後又被封為魏王,此時的曹操一切待遇與皇帝無異,只不過無皇帝之名而已。這時,不少官吏都勸曹操自立為帝,曹操處於政治上的考慮沒有這樣做,他採取了聽天由命的態度,但到手的權利卻必須代代相傳。

在這種情況下,立誰為王太子,也就是基業的繼承人,成為很重要的問題了。而在曹操的眾多兒子中間,最有希望繼承曹操權利的,就是曹彰、曹植和曹丕。於是,為了太子之位,他們憑藉各自優勢,開始了明爭暗奪的鬥爭。那麼,曹彰、曹植和曹丕究竟誰會最終勝出呢?這勝出的背後,又蘊含著怎樣的玄機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奪嫡之爭”。

易中天:

到了曹操的晚年,接班人問題就提到了議事日程上。曹操要選擇一個繼承他的權力和職位的人,選誰呢?據不完全統計,曹操有十五個老婆,二十五個兒子,這還是查得到的。在這二十五個兒子當中,原本最有希望接班的是長子曹昂,長子嘛;但是,他在建安二年,在徵張繡的戰爭中犧牲了。曹操還有一個非常喜歡的孩子,曹衝,就是稱象的那個,大家都知道;但是在建安十三年去世了,病故。當時曹操哭得是死去活來,這個時候曹丕就上前安慰父親,曹操當時就說了這樣一句話:“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衝兒死了是我的不幸,是你們這些人的幸運,因為你們這些人就有希望當太子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