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詩與真:歷史主義的經驗與經驗主義的歷史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理性與經驗之間:經驗主義的歷史

希臘哲學(或者不如說哲學)肇造於認識論。以人為萬物的尺度,實質上等同於以理性為萬物的尺度。形而上學通常自認為、而且被認為是以客觀知識為物件的科學。“愛智”是哲學的同義詞。在基督教世界的經學家筆下,理性是上帝賦予人類、而且僅僅賦予人類的恩典。亞當給萬物命名,再次證明理性是萬物的尺度。十七世紀以前,“理性”和“絕對理性”一直是同一個概念。這樣的代價是:“愛智”在實然與應然、事實與價值之間留下了無法彌合的鴻溝,相應體現為此岸世界與彼岸世界的永恆二元對立。從這個角度講,基督教神學是希臘哲學的內在歸宿。

休謨(在較小的程度上,以及貝克萊)開闢了一條哲學上的新路,徹底摧毀了獨斷的認識論。從此,“有限理性”推倒了“絕對理性”的偶像崇拜。經驗的權威(通常體現為習慣和傳統)取而代之。“原因和結果的發現,不是透過理性而是透過經驗”[1],我們自以為依賴理性發現的因果關係,其實只是習慣而已。“習慣到了最深的程度,不僅掩蓋了我們先天的無知,甚至掩蓋了習慣本身。”[2]即使太陽一千次從東方升起,也無法保證下一次它不會從西方升起。“我們關於因果關係的知識,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是從先驗的推理獲得的,而是完全產生於經驗,即產生於當我們看到一切特殊的物件恆常地彼此連線在一起的那種經驗”[3],因此,有限理性是傳統的一部分,不可能完全和它的母體分離。以人的理性為衡量萬物的尺度,無非是人類僭妄和自大的一種常見形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