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卷壹 第五章 第一次外交戰:倭五王的對華政策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繼一與之後,中日兩國官方外交的再度展開,是在公元413年。

話說這一年春夏交接的時候,一行來自倭國的使者,抵達了首都建康。當時的中國已經是東晉時代,定都建康,即今天的南京。當時的皇帝是晉安帝司馬德宗。

這個司馬德宗據說是個弱智,連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都整不明白,堪比當年西晉時的那位問手下饑民沒飯吃為何不喝肉糜的惠帝司馬衷,所以當時東晉的政治大權基本都落在王公重臣們的手裡,朝外的許多將軍也多擁兵自重,這其中就包含了後來取代東晉自立九五的南朝劉宋的開國皇帝劉裕。

此次遣使而來的倭國國王一般被認為是日本的第十七代履中天皇。而中國人也給他起了一個相當不錯的名字,叫讃,史稱倭王讃。

倭王讃的父親是仁德天皇,此人乃是日本歷史長河中的一朵奇葩,幾乎沒人不愛他。

這主要得歸功於那本萬能的《日本書紀》,在該書中,仁德天皇幾乎被描繪成了一個集天下所有明君優點於一身的偉大君王,堪稱日本早期歷史中的紅太陽。

在仁德天皇即位之前,便發生了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

且說應神天皇有好幾個兒子,其中被立為太子的並非仁德,而是王子菟道稚郞子,只是這位菟道稚郞子殿下覺得自己並沒有繼承大統的能耐和覺悟,所以便一心要把王位讓給弟弟大鷦鷯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