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2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同時,政治民主化、自覺意識濃厚的工人階級的興起,以及社會流動,都為那些屬於或想要屬於這些中產階級某一層次的人,造成了社會身份的新問題。為“資產階級”下定義出名地不容易(參見《資本的年代》第十三章第3、第4節),當民主政治和勞工運動的興起使得那些屬於資產階級(這個名稱日漸變成不潔的字眼)的人在公開場合否認有這麼一個階級存在時,要為其下定義就更不容易了。在法國,有人主張大革命已廢除了所有階級;在英國,有人主張階級——不是那種封閉式的世襲階級——並不存在;在聲音越來越多的社會學領域,有人主張社會結構和階層的形成過於複雜,不能如此簡化。在美國,危險似乎不在於民眾會以一個階級的方式動員起來指稱壓榨他們的人為另一個階級,而是在於:在他們追求平等的憲法權利時,他們可能會因宣稱自己是中產階級,而減少了原本屬於精英分子的有利條件(除了無法爭辯的財富事實以外)。社會學這門學科,是1870—1914年間的產物。由於社會學家喜歡以最適合他們意識形態觀念的方式重新將人分類,遂使這門學問至今仍受困於有關社會階級和身份的無窮辯論。

再者,隨著社會的流動性增加,加上確定誰屬於、誰又不屬於社會“中間地位”或“階層”的傳統等級制度已告式微,這個“中間社會區域”(及其內部)的界限遂變得異常模糊。在習慣於較古老分類方法的國家,情況又有不同。以德國為例,如今在資產階級(Bürgertum)和它下面的中產階級(Mittelstand)之間,又增添了複雜的區別。資產階級又分為以財產所有權為基礎的有產階級(Besitzbürgertum)和藉由較高教育而取得中產階級身份的教養階級(Bildungsbürgertum),而中產階級則看不起小資產階級(Kleinbürgertum),西歐的其他語言也只能在“大”或“上”“小”或“低”這些字眼上撥弄資產階級的變換和不精確分類。但是,究竟該如何決定誰能自稱屬於任何這樣的階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