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1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百年紀念的各種慶典都是19世紀晚期發明出來的。美國獨立革命的百年紀念(1876年)和法國大革命的百年紀念(1889年)都是以一般性的萬國博覽會作為慶祝方式。在這兩個百年紀念日當中的某一時刻,西方世界受過教育的公民開始意識到:這個誕生於發表《獨立宣言》、修築世界上第一座鐵橋和猛攻巴士底獄(Bastille)諸事件之中的世界,現在已經100歲了。19世紀80年代的世界和18世紀80年代的世界究竟有什麼不一樣?(《革命的年代》第一章曾概述了那個較古老的世界。)

首先,它現在已是名副其實的全球性世界。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現在幾乎均已為人所知,也都或詳細或簡略地被繪製成地圖。除了無關緊要的例外情形以外,探險不再是“發現”,而是一種運動挑戰,往往帶有強烈的個人或國家競爭的成分,其中最典型的企圖便是想要支配最惡劣、最荒涼的北極和南極。1909年,美國的皮裡(Peary)擊敗英國和斯堪的納維亞的對手,贏得率先到達北極的競賽。挪威的阿蒙森(Amundsen)在1911年抵達南極,比不幸的英國船長司各特(Scott)早了一個月。(這兩項成就沒有也不預期有任何實際的重要性。)除了非洲大陸、亞洲大陸以及南美洲部分內陸地帶以外,鐵路和輪船已使洲際和橫跨數洲的旅行由幾個月的事變成幾個星期的事,而不久又將成為幾天的事:隨著1904年橫貫西伯利亞鐵路的完工,只要十五六天的時間便能從巴黎抵達海參崴。電報使得全球各地的通訊溝通成為幾小時之內的事,於是,西方世界的男女——當然不止他們——以空前的便捷和數量,進行長距離的旅行和通訊。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1879年時,幾乎有100萬旅客前往瑞士旅行。其中20萬以上是美國人,這個數字相當於1790年美國第一次人口普查時全國人口的5%以上。這個事實在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時代,會被視為是荒謬的幻想[2] 。(有關於這一全球化過程的較詳盡記述,參見《資本的年代》第三章和第十一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