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我們的地球:它的特點、規律和情況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古代的人們深信:“地球是一個小小的暗色物體,孤懸在宇宙間。”

事實上,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圓球體”,而是一個“橢圓體”,它與圓球的形狀相似,但它是兩極稍扁的球體。什麼是“兩極”呢?將一根毛衣針筆直地從蘋果或者橘子的中間穿過,毛衣針穿入和穿出的地方就是該物體的“兩極”。地球的一個極點位於深海的中間(北極),另一個極點位於高原的峰尖(南極)。

至於兩極部位的“扁平”問題,你大可忽略不計,因為兩極間的長度只比赤道直徑短三百分之一。換句話說,如果有一個直徑為三英尺的大地球儀(一般這樣巨大的地球儀在商店中是買不到的,博物館中才有),你會發現,它的軸只比它的赤道直徑短八分之一英寸,這樣小的差距幾乎是看不出來的,除非其做工特別的精細。

雖然這個差距使那些極地探險者和地理學研究者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但對於本書的讀者而言,知道這些就足夠了。你的物理老師的實驗室裡也許有個儀器會向你展示,哪怕是一粒微塵在沿著它的軸自轉,它的兩極也會變得自然扁平。去請教你的老師吧,讓他給你作一次演示,這樣會省得你親自到兩極作實地考察。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個行星(planet)。“planet”這個詞是從希臘人那裡流傳來的。他們很早就觀察到(或者他們以為自己觀察到),有些星星不停地在天際中運轉,而有的則靜止不動。於是,他們稱前者為“行星”(planets),或者“遊星”(wanderers),稱後者為“恆星”(fixed stars),由於當時希臘人沒有望遠鏡,不可能觀察到恆星的執行。至於“星星”(star)這個詞的來源也許與梵語的一個詞根“點綴”有關:點點繁星就像點綴天空的小火苗。現已無從考證,但這個比喻確實相當美麗而貼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