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九節 香頭私人對“壇神”的儀式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以前所談到的乃是“求香者”對於壇神的儀式,至於香頭私人對“壇神”的儀式,也有一提的必要。這種儀節在求香者是很少有機會看到的,因為普通在下神的時候,“壇神”與香頭已經合而為一,在下神的前後,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儀節,僅僅是在下神之前,將香引著的時候,大多數的香頭都舉著香向龕前默祝幾句,再將香“籤”在爐內。這雖是一種帶有儀節形式的動作,但是這屬於下神儀式的一部分,與我們現在所談的私人儀節不同。此處所要提到的乃是香頭個人每日對於“壇神”的恭敬表示。關於此一點,作者在各香頭間並未得到比較一致的答案,在下面所敘述的乃是幾個香頭的不同說法,而不是概論,這一點須要在此宣告。

剛秉廟李香頭說,她每天早起燒“線香”(即是將一股高香折散),每個爐中插九根,到了中午燒“錠香”(“白素錠”,又叫做“紅頭香”,一端染成硃紅色),到了晚間,燒成股的“草香”(即是普通的高香),換一換所供的茶。

老公墳王香頭對作者說,她每天夜間都要“跪堂”,“跪堂”便是“當差的”向老神仙致敬。她每夜子時“跪堂”燒“子午香”(子時所燒的香)。她“壇口”上是“胡門”三位“老爺子”,乃是弟兄三人,漢朝修煉,道行廣大。所以王香頭“跪堂”的時候,有許多“常門”、“白門”、“黃門”,道行比較三位“老爺子”小的,也都在“當差的”前面(王香頭),向“老爺子”跪作一排。壇上三位“老爺子”雖然沒有“塑像”,那時全都顯出“法身”。“大老爺子”白鬚過膝,白眉很長,“二老爺子”也是白鬚過膝,“三老爺子”白鬚比較短。當時屋中景物完全改變,三位“老爺子”兩旁有兩個“童兒”站班。一個掌著“萬民傘”(“萬民傘”是象徵百姓對於官員歌功頌德的東西),一個掌著黃扇,扇上繡著藍龍兩條。此外,每一邊又有一個仙女站班。象徵塑像龕位的黃布簾兩旁在平日本來有兩掛念珠、一朵紅紙石榴花和一支“聖手摭藍”(老年婦人所戴的一種金屬簪狀頭飾),當時,“大老爺子”與“三老爺子”也將這幾樣東西取來戴上。這就是每天夜間的情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